姚慧清:朴拙于形工匠心 艺海无声胜有声

2017-12-22
来源:香港商报网

作画

  【香港商报网讯】记者吴敏报道:"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古徽州文化灿烂,文风鼎盛,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徽州区位于黄山风景区南麓,是古徽州域名的唯一传承地。青山秀水雕就了玲珑纤媚的徽州风貌,酿热了一代又-代的传说,传说又滋养了一代又-代的徽民。

  25岁的姚慧清就生于斯长于斯。"朴拙于形,藏慧于心。"初识姚慧清,倒是不由想起了这句古训。坐在面前的他,这一徽画和徽雕的后起之秀,长相帅气,温文尔雅,看上去像刚走出校门的学生。身后的墙上,张挂着的姚慧清绘画作品,仕女人物、花鸟鱼虫,取材广泛。很难想象,这些精美的绘画作品出自一位失聪青年之手。

  90后的姚慧清有许多标签:他是一名耳朵失聪的聋哑人,其作品《牡丹四条屏》、《九如图》、《马蹄莲》、《仕女图》、《牵牛花》等入选2015当代最具收藏价值名家之列,砚雕非遗传人,通过全国社会艺术水平考级五级考试,被评为黄山市第三届"最美残疾人"……

  日日练习,夜夜琢磨,获益良多。屈指数来,历经十余载的艺术洗礼,在一位位艺术大师的悉心指导下,加之他的聪颖苦学,他从一株不起眼的小苗逐步长成了一棵葱茏的树木,在绘画和砚雕这片林地里拥有了一片蓝天。

  习画打开无声世界

  小时姚慧清和其他孩子一样顽皮可爱,一家人过着平淡而又幸福的生活,6岁时在与同伴戏耍时坠落跌倒,不仅腰落下了病根子,而且由于药物性过敏,导致耳朵失聪,之后,他只能看口型"听"别人说话,以至于后来上学都觉得吃力。上天没有给他一双可以聆听的耳朵,却让他在纷繁的色彩中发现了另一个世界,8岁那年,老师教书法课的时候,发了几本小学生导读让学生看,封面上的素描、工笔画、书法,一下子让小慧清着迷,尤其那些工笔画,给他无声的世界打开了一扇门。

  从此,"零基础"的他对美术产生了浓厚兴趣,每晚临摹至深夜。然而梦想的实现过程格外艰难苦涩。无声的世界里,徽州山水田园便成了他的精神家园,那里的村落古居、花草树木、民俗乡情,赋予他养育他培养他锻炼他一种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激情,一种艺术的灵感。

  看到儿子这么喜欢绘画,姚慧清的父母给予大力支持,带着他拜师求学,先后师从徽派砚雕、绘画大师方见尘,学习砚雕和绘画。又拜高级工艺美术师谢紫贵学习书法,随后,绘画水平突飞猛进。在习画的同时,他发现自己比较适合精雕细琢,遂开始系统地学习歙砚的制作工艺。

  初中毕业后,由于他悟性高,加上有着较好的美术功底,他考上了安徽省蚌埠工艺美术学校雕塑系学玉雕,由于学校没有专门的绘画系,他只好一边自己练习绘画,一边找机会寻师学画。

  其中,方见尘对他的影响特别大。方见尘素有"中国砚雕第一刀"、"徽州奇人"、"唐寅再世"、"刀笔鬼杰"之誉。其代表作《嫦娥奔月》、《新安览胜》、《大佛砚》被胡子昂、胡厥文等有识之士誉之为国宝。刘海粟先生曾见之《黄岳奇观》作品,激动不已,欣然命笔题写"国之瑰宝"。因而也就有了"一千年出一个唐伯虎,三百年出一个方见尘"一说。

  记者在姚慧清家中,看到一幅他与方见尘大师合作的牡丹仕女图让人眼前一亮,方大师的仕女风姿绰约,书法词句潇洒豪放,慧清的富贵牡丹浓谈相宜,婀娜多姿。

  在蚌埠学玉雕的时候,同学看到他特别喜欢工笔画,就帮忙介绍了一个老师,学了三个月,他如饥似渴也如鱼得水。

  在校期间,姚慧清学习成绩优秀,其作品《裸体艺术》荣获毕业作品优秀奖,作品《白描》获安徽省蚌埠工艺美术学校2010年迎新春艺术设计作品优秀奖。并被学校收藏。2013年毕业后,姚慧清在了解到家乡歙砚等老手艺面临传承窘境时,毅然拒绝了校招企业抛出的橄榄枝,回到家乡开始了非遗传承之路。回到了老家,在家人的支持下,设计了绘画工作室,潜心研究工笔画,不仅如饥似渴学习绘画知识,还经常外出写生、以生活为绘画源头,访名家学习,去博物馆观摩,使自己的绘画水平又有了质的飞跃。

  他生长在黄山脚下、新安江畔,浸淫在传承千年的新安画派长河中,有书卷气,有笔墨,有气韵,有生活是他最大的追求。当他领着记者参观他那淡雅清丽陋室,我能近距离感受到他在创作中迸涌出来的激情和感动,他是有领悟的,有感觉的,有思想的,这份情绪使他的用笔有速度,有气势,有精彩。大量的写生,大量的临摹,大量的思考淬炼,使得他的画溢透浸润着他淡静、从容的情怀,尽显冰清玉洁、淡雅清新之致。

  日复一日虽然又苦又累,但他在一点一滴中积累着对艺术的探索,蹒跚而坚毅地一步一步走向艺术之门。他那股对艺术的追求,始终在心中。在他日益成熟的作品中,实现了气韵生动的追求,呈现出一种清新、健朗、唯美的画风,散发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芳香。

  近年来,姚慧清对被誉为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牡丹情有独钟,他将仕女人物传统工笔画法和自己的画风糅合,像貌古雅秀丽,仪态端庄,颇为传神。让观者摒弃浮躁,心生静意。

雕砚

  用刻刀与砚石对话

  黄山天下秀,植根于黄山之麓的歙砚雕刻,也是一座充满传奇色彩的名山,一代代砚雕师傅,为之呕心沥血,勤劳与智慧的结晶,让这座名山四季常青。中国四大名砚之一的歙砚传承,在今天的徽州有着一批敦实的生力军。

  藏慧于心惟勤奋,朴拙于形工匠心。历史再一次用事实证明了朴拙之人必藏慧心的道理,姚慧清就是这样一个藏慧于心的砚雕艺人。

  他觉得结缘徽州砚雕是一件幸事,最享受的就是其中努力想做好一件作品,全身心投入的过程!

  在他无声的世界里,方寸砚台,无限新意。以刻刀作笔,"因材施艺",在石料原有的天然形状基础上,找到歙砚那独有的文化韵味和心神贯注在砚石上运刀作画的美妙感觉,创作出来的砚雕作品独具美感,常有惊人的效果。

  他一坐在工作台上,可以半天不起身。一开始,学雕一些层次少,画面简单的小图案。姚慧清的父亲介绍:"儿子算不得聪明,更不是领悟力高的人。但他最大的优点,就是认真执着。"姚慧清的努力,正应了"天道酬勤"四个字,很快,他成了同门师兄弟中持刀最稳健、刀力最雄浑、刀法最老辣的一个。

  姚慧清认为,雕一幅作品,就是在创建一个生命。小小的石头有了艺术的融入、人文的关怀,一枝一叶里都流淌着技师的血汗,有着技师的温度。

  徽州是新安画派的发源地,这里的奇山异水孕育了灿烂的徽州文化,生长于徽州沃土上的姚慧清,其所制砚雕作品不觉间便融入了水墨国画的艺术元素,他既继承了传统砚雕的艺术格调,又有了创新与突破。他的不少作品大都因材施艺,追求意境,注重天趣与人艺的完美融合,由刻意追求雕工技法转而力求砚石神韵与稍辅雕工的写意风格,作品达到了"具象为器,抽象为道"的艺术境界。

  他懂得知识的重要性,看得最多的书就是美术书籍。在艺海中畅游的姚慧清的书画和砚雕作品,人物栩栩,花鸟精神,这都是从书籍中得来的,从学习中领悟的。他还积极学习通读文学作品,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把对传统美学的执着追求和创新理念融汇到古老技艺的传承发展中。最近几年里,他获得各级赛事活动多个奖项。

  古代文人画讲究"画受墨,墨受笔,笔受腕,腕受心",姚慧清在吃透了这句话的含义后,觉得砚雕艺术也是同样的道理。他的作品来自生活,来自大自然造化,来自前贤指导,来自真诚的内心,所以他的作品既接生活地气,又达艺术高度;既有世俗体温,又具精神内涵。无论花鸟,还是砚台,都包含着他的乡思乡愁,是他对家乡对生活的热情讴歌,是他乐观的人生思想和美好的艺术意境在作品上的传神写照。

  梦想无价。记者看到姚慧清家中展台上摆放着他精心雕刻的30多方歙砚,多半已被收藏者预订。"精美的石头会说话",他依据石材不同形状及不同自然纹理,施以不同的题材,人物、山水、蔬果、花鸟、虫鱼等皆有涉足,他采用不同的雕琢方式,浮雕与镂空融合、立体与平板随心所欲,其作品精细,刀法娴熟,线条流畅。从中可以看出他的耐心和毅力。

  "墨洒金壶紫汁凝,室藏佳砚青云敛"。艺术者是靠作品说话的,一件创作者呕心沥血的精品力作,是能说出很有分量的话的。姚慧清虽不能语,但他的几十方砚雕作品,没有复制的雷同感觉,每一方都有各自特色,称得上是上乘的艺术佳作,无不给观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许多业内人士和专家,在欣赏他的砚雕作品之后,都留下了"刀法精湛,妙在传神"、"返璞归真,神游于艺"、"构思巧妙精致,刀法简练流畅"、"创意擅用石型、俏色,作品文气凝重、古朴"、"灵感出人意料,功夫令人叹绝"等高度评价。

  对于姚慧清来说,为匠者,是孤独的;这种孤独,不仅是砚雕这门艺术所带来的副作用,更是内心修行过程中必须忍受的荒芜与疼痛,孤独不是寂寞,而是超然,必然无人领会方能领先时代,必然领先时代才能制作出更加完美的富有想象力的作品。

  大千世界,唯我一人观之,便是本心之道。世界再吵杂,匠人的内心,绝对必须是安静安定的,

  身残志坚畅游艺海

  "我不幸地耳朵失聪,但我又幸运地生活在这个时代,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生命的价值。 "姚慧清说话时的笑容十分温暖,为房间增添了光彩。

  "只是命运跟我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我的心还坚强,我的执着闪耀,人生无止境的路,总有我一条。 "面对成绩与荣誉,姚慧清从未停下前行的脚步。执着的他又在艺术的道路上继续前行。正如他自己表示:"一个人能有块空间,在那平静、自然地思想,是很惬意的……"

  传统工艺作品,最能反映中国璀璨的历史文化,最能彰显民族的气韵神采,给人以美的享受和艺术的熏陶。但是,由于市场化程度低,学习周期长,年轻人很少问津,传统工艺从业者年龄偏大,导致很多传统技艺后继乏人,陷入濒危状态。

  不过值得欣慰的是,有越来越多的像姚慧清一样的年轻人,展现出对传统手工艺的认同,并把从事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和技艺传承作为自己的职业选择。

  年轻人从事传统工艺美术还是小众,但是90后给传统技艺带来的不仅是新生力量,还有许多新观念、新技术,这些都潜藏着让传统工艺美术焕发璀璨生机的动力。

  "老一辈人的优势在于技艺的出神入化,而我们的优势在于有绘画功底和现代设计艺术知识。"姚慧清认为,"我相信设计的力量会越来越重要,只有通过设计,手艺人才能提升到艺术家的层次,作品才有更多的附加值。"用现代设计语言来转化传统手工艺,正是这批九零后的优势所在。

  在记者看来,他谦逊安然,真诚朴实,而又激情四射,勤勉勇敢,既有徽骆驼一般的坚忍顽强,又对外面的陌生世界充满探索的欲望。这不断丰富着他的内心世界,也使得他的艺术道路虽然曲折坎坷却又绚丽多姿。

  在艺术的道路上,他认为一直都是起点,一切可以说他真正专事创作才刚刚开始。他不满足已经取得的成绩,坚持每天绘画、雕刻不辍,他想通过自己的艺术特长实现创业,更希望凭借精谌的技艺得到社会的认可和肯定。

  慧心得天爱, 清新福自来; 最喜不失真, 好似云中彩!  "技艺是为社会服务的,作品先做人,这样才能坚守和不断进步。 "无声胜有声,人残志不残。多年来,姚慧清在艺术道路上不断探寻。而今,他又开启了新的创作篇章。路漫漫其修远兮,随着时光的流淌,但愿他在道艺上至臻完美,炉火纯青……

[责任编辑:蒋璐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