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燕莎,黯然謝幕為哪般?

2018-01-11
來源:山西晚報

  

 

  紅色的關店公告,擺放在燕莎一層顯眼的位置。

  

 

  燕莎太原店外牆已經被綠色圍擋遮住。

  

 

  空曠的商場內,顧客寥寥無幾。

  來時人聲鼎沸,走時如此黯然!

  坐落于太原核心商圈——長風商圈的燕莎友誼商場,曾被譽為太原“奢侈品”集中營,一度引領、改寫着龍城人的消費觀,給一代人腦海中留下了難忘的記憶。2018年1月9日,“三九”第一天,太原市嚴寒陡峭。路過長風街和信摩爾商城的人們,都忍不住望一眼被施工網紗圍起來的商城。10天前,燕莎太原店貼出了關店公告,宣布1月底將撤櫃的消息。入駐太原12年的燕莎友誼商城,用“閉店”的形式黯然謝幕,讓這個冬天更添絲絲涼意。

  12年,恰是一個輪回。繁華落幕之余,燕莎究竟經歷了什麼?

  1 未臨壯年 便已遲暮

  作為太原的地標性商圈,長風商圈的繁華與火爆從未消減,太原不少公交線路也將該站命名為“和信摩爾”商城。在太原市,以商場命名的站點屈指可數,以至于一些外地人也對該地耳熟能詳。燕莎,便在和信摩爾商城之內。

  2018年元月以來,路過此處的人遠遠便可看到商城牆體上的綠網紗。走近,店門頭上、腳手架上及外圍到處張貼着海報:皮具全場5折起,部分商品2—5折;鞋品全場5折起,部分商品199—1699元;男裝5折、女裝5折,部分商品低至1折,這樣的折扣會讓人怦然心動。

  燕莎,不是以批發為主的服裝城,也不是中低端商場,它曾一度被稱為山西的“奢侈品王國”。太原燕莎是北京燕莎的分店。1992年,作為國務院批准的首批中外合資零售企業的北京燕莎友誼商城正式開門迎賓。當年,燕莎友誼商城以天價商品揚名,在大眾消費者中還流行一種說法:“想了解世界富豪的生活,就去燕莎商城看看。”

  而燕莎太原店則是北京燕莎友誼商城有限公司在外埠開設的第一家分店,成立于2005年5月20日,2005年8月28日正式開業。作為燕莎第一個外埠門店,當時燕莎共組織了445種國內、國際高檔品牌進軍太原,包括19個國際頂級品牌和171個國際知名品牌,其中41個品牌為首次進入太原。其商品組合、經營定位、服務理念與北京燕莎一脈相承,經營面積1.73萬平方米,曾擁有員工200余名。是一家集商務休閑、購物、體驗生活于一體的、具有綜合經營功能的現代百貨店。

  據媒體當年報道:燕莎的到來,標志着太原南部商圈業已成形。燕莎的男裝、鞋類、箱包,很長一段時間內引領了山西人的高端消費潮流,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山西人消費觀念的轉變。

  至今,燕莎剛剛過了12歲的生日;從強勢入駐到黯然謝幕,太原燕莎未臨壯年便已遲暮。12年,燕莎給自己畫了一個圓,閉合之間,一切歸零。

  2 門可羅雀 拒絕采訪

  1月8日,周一。上午10時,大廳內電梯口豎立的紅色關店公告格外醒目。公告內容溫馨而嚴謹:“我們非常抱歉地通知您:北京燕莎商城有限公司董事會經過慎重研究,決定于2018年度1月15日21時30分,終止燕莎太原店的營業。由此給您带來的不便,我們深感歉意。如您需要在購物、消費、維權、會員權益以及有關燕莎購物卡兌換、兌付等方面的問題與燕莎太原店進行溝通,請您于即日起至2018年1月15日21時30分前,到燕莎太原店總服務台或VIP室進行溝通,並辦理相關事宜。再次感謝您對燕莎太原的支持與厚愛,並祝您新年快樂!”當日,燕莎商城一層顧客寥寥無幾;二層更是門可羅雀,三五個銷售人員聚在一起,悄聲討論着家長里短;三層、四層,顧客亦不足雙手之數……

  “作為一個有着良好信譽的企業,我們會妥善處理好後續事宜,有始有終,請相信我們!”記者來到位于五層的燕莎總經辦,一位姓薛的工作人員說,燕莎暫時不接受媒體采訪,特殊時期,工作人員亦不能多言。

  各樓層間專櫃的工作人員也很警惕,閑聊過多,則立馬閉口。“上個周末人特別多,我們這兒銷售了十幾萬元的貨。”某服裝專櫃工作人員說,消費者大多持儲值卡,現金消費的也不少。記者了解到,燕莎多家專櫃近幾年銷售業績很一般:過年猶如小長假,小長假猶如周末,周末猶如普通日子。事實上,逢年過節于商場而言,是一場“只可勝,不可敗”的戰役,但于燕莎而言,確如疲憊之师,難顧勝敗。

  3 閉店原因引發多種猜測

  “太原店是北京燕莎在外埠開的第一家店!”在不少燕莎人心中,昨日繁華還未卸妝,今時嚴冬已然來臨。當年,民間一直流傳着:“山西的煤老板幾萬、幾十萬的到北京燕莎買奢侈手表和包包,那氣勢風卷殘云,所以燕莎干脆在山西也開了一家。”

  對于北京燕莎緣何選擇在山西開設第一家外埠店的原因,已無需考究,但緣何黯然謝幕卻眾說紛紜。

  網絡中,對于燕莎閉店一事有眾多猜測:網友“烈火燒不盡”說:“表面繁榮,實際虛空”;網友“草木者”說:“商場經營有大問題,租費貴得要命,商家沒錢賺,不關停才算怪”;網友“強人139550069”說:“房租到期了,恒實收回”;網友“平綺峰”的觀念得到了一些消費者的認可,他說,“燕莎總體價格高,同在一個商城,類似的商品它的價格總會高一些。布局也不好,走的是傳統高檔商場的路,活動也少。所以相比較,人們更願意在‘和信’逛”;網友“1975海風”說:“明顯的太原購買能力不足,消費水平沒有拉升,高檔商場到處都是,關停幾個不足為奇”。

  也有不少網友表達了對燕莎的敬意:“有始有終,君子之風”一名網友在太原燕莎官司方微信留言;另一名網友在百度貼吧中留言:“站着退場亦英雄!比跑路的老板強多了。”

  此前,燕莎相關人士曾公開表示,燕莎太原店終止營業的主要原因是經營不善,其涉及經營模式、品牌管理、物業服務等多方面。

  太原燕莎官方微信通告說:2018年1月15日停止營業,1月31日正式閉店。也就是說,5天後,燕莎將成為過去式。“我們這一代人的消費記憶中,燕莎是一個任誰都無法抹去的存在。”采訪中,70後的太原人普遍接受這一說法。

  4 商場業態在創新中不斷調整

  一位與燕莎太原店有業務往來的合作方表示,燕莎走到今天,不是它做得不好,而是傳統百貨業態向綜合廣場業態轉變的必然,它的體量、經營模式、品牌組合、傳統基因等幾乎都“垂垂老矣”。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大型商業綜合體開門納客,餐飲、親子、娛樂,已成為這些購物中心承擔的新功能。在太原南商圈,北美新天地作為進軍太原市的首家集購物、娛樂、美食、休閑和文化為一體的體驗式購物中心,在傳統百貨業日薄西山的當下,成功地搶佔了不少市場份額。在太原北商圈,華宇購物中心、貴都購物中心、巴黎春天百貨等老牌購物中心也在積極引進體驗式消費元素,從吃、喝、玩、樂等方面增加了各個消費階層需求的新型項目。

  80後的消費者張女士更是坦言,自己已經很久不去傳統百貨商場購物了,里邊的消費結構太單一了,而且東西也不便宜。“周末時間會带孩子到綜合商場逛,里面有很多適合小孩子玩的內容,還可以吃飯,甚至還有幼教的課程可以參加,能打發一天的時間。”張女士表示。

  太原市統計局發布的一組數據顯示,2017年前11個月,太原市限額以上消費品零售額837.99億元,增長2.1%。與此同時,網上消費增長速度極為迅猛,太原市限額以上企業通過公共網絡實現商品銷售額24.39億元,增長47.4%。電商的沖擊,讓傳統百貨業態很受傷。

  一名經濟學教授分析,電商的沖擊、消費群體和消費方式的變化,使傳統百貨到了不變不行的地步。如今,消費者可以零時差、零距離、零渠道地在網絡上買到商品,現在的商場應該是一個消費者可以體驗、聚會、娛樂的地方,更像是一個生活中心。

  在這樣的背景下,純購物式的傳統百貨商場越來越難以適應消費者的需求,縱觀太原零售發展歷程,在新的變化面前,不乏聯洋等百貨商場黯然退下競爭舞台的案例,每一次關店、撤離都不免令人惋惜。

  “相對于傳統百貨商場,不斷涌現的新的購物中心,設計更合理,外觀更漂亮,硬件配置更先進,消費者在里面逛起來會覺得體驗更佳。”該教授表示,現在的商場不僅是一個可以買東西的地方,更要提供電商無法提供的服務,越來越多地向社交性、休閑性、體驗性消費轉變。無論是傳統百貨還是購物中心,各商場業態都在創新發展中不斷調整、探索、改革。

  或許,燕莎的退場也是一個必然的結果。

  采寫本報記者 趙德偉 許晶晶

  攝影本報記者 鐘清 通訊員 溫博源

[責任編輯:肖靜文 ]
網友評論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