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下新職業

2017-08-04
來源:山西日報

駕駛專車、游戲代練、外賣送餐、旅游體驗……聽,他們怎麼說——

互聯網下新職業

制圖:楊殊宇

  專車司機、游戲代練員、寵物美容师、輿情分析师……當互聯網“連接一切”時,“職業版圖”不斷被刷新,傳統意義上的“360行”也早已被突破,越來越多新興工種服務着不斷升級的市場需求,也成就人們多元的職業選擇,新興行業的從業者們以崭新的姿態,為社會發展注入前所未有的活力。

  專車司機:時間就是金錢

  8月1日,5:40,太原。

  王飛正打算駕駛自己的大眾寶來,從高新開發區接一個去市區的訂單。他一天的工作就此開始。

  王飛是一名滴滴網約車司機。在省城太原,像他這樣從事網約車行業的人越來越多起來。據2017年初,滴滴(含優步)平台發布的《2016智能出行大數據報告》顯示,太原市智能出行指數70.8,全國排名18。

  “我的服務評分是5.0分,所以到哪里都有派單。”王飛頗顯驕傲地打開手機上的客戶端,展示着做滴滴司機的收入明細。最近三個月,他每月刨去油錢都能跑4千元左右,3月份的收入更是達到了6千元。“現在競爭太激烈了,做這個的多了,最 開始的時候,平台獎勵也多,每個月跑萬兒八千的也不是不可能。”王飛略带無奈地說道:“現在跑得比較辛苦,獎勵少了,有時也會遇到不講理的乘客,不由分說點投訴,我們就會被扣分,星級會被迫降低,接單自然也受影響。”

  像王飛這樣沒有掛靠租賃公司的滴滴司機,需要自己主動在平台注冊、驗證,然後開始為本地市民提供網約車出行服務。作為滴滴司機,他們有更靈活自由的工作時間。正如王飛所說:“時間就是金錢。”從去年4月的第一單開始,勤快且高效的他只用了一年零三個月的時間,就跑了將近8千單。“這輛車(的錢)一多半都跑出來了!”王飛興奮地摸着方向盤。

  在做專職滴滴司機之前,王飛是一家企業的員工。由于單位經營狀況不好,他提前辦理了內退。“到這個年紀了,也不好意思給別人打工。剛好有了滴滴,能讓我賺一些生活費。”在王飛看來,人們對網約車需求量巨大,只要吃苦勤奮,自給自足沒有問題。

  王文杰(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技術的變革推動着社會進步,技術迭代的加速對現在的從業者都形成了極大的挑戰。不斷顯現的新業態一般都有比較大的不確定性,各領風騷三五年,有的甚至更短,這種不確定容易給從業者造成撈一把就走的短期心態。需要正視這些問題,克服短期心態和長期發展的矛盾,積累基本素質,注重培養長期的職業能力。

  游戲代練:早已不是一種樂趣

  “稍等我十分鐘。”

  筆者到達約定地點時,宋晨匆忙抬頭跟筆者說道:“這局馬上就拿下了,馬上就贏了!”隨後,雙手飛快地操作着手機屏幕,神情緊張。20分鐘後,宋晨把手機扔在旁邊座位上,略带歉意地告訴筆者:“最近《王者榮耀》太火爆,又是假期,所以網上找代練的單子很多,基本早上一睜眼就開始工作,半夜才收工。”

  宋晨是一位大學四年級的在校生,兼職做游戲代練。從最開始的《魔獸》到《英雄聯盟》,再到現在的《王者榮耀》,對宋晨而言,游戲早已不是一種樂趣,而是一種“技術活”。

  “我從中學就開始玩游戲,大學開始代練,基本怎麼升級快怎麼來,其實很累很枯燥,但生活費不用家里給。”宋晨介紹說,“以《王者榮耀》為例,要把一個號從最開始的青銅3打到王者,需要花費800元左右。當然,每個人收費不同,老客戶肯定會優惠點兒。”

  由于長時間與游戲為伴,宋晨頸椎、手臂時常脹痛。他坦言游戲代練基本是青春飯,時間久了反應、操作都會跟不上。“畢業了就不做了,游戲代練不僅身體損耗大,而且收入也不穩定,這個月七八千元,下個月就可能只有三五百元。”宋晨笑稱,這樣的職業是不好找女朋友的。

  岳婷(智聯招聘山西公司市場主管):在就業和創業方面,年輕人因為容易接受新技術,並且成為技術的首先使用者和推動者,在新的業態方面具有先天優勢,面對新職業,建議求職者還應綜合考量自身能力、興趣等與職業契合度,避免因為一時的新鮮而盲目進入。

  外賣送餐員:掙得都是辛苦錢

  7月28日,13:20,太原市雙塔寺街某寫字樓下。

  淅淅瀝瀝的雨水,並不影響外賣小哥李計峰的忙碌。下樓取外賣的王蓉看到李計峰從一個黑色的大塑料袋里拎出外賣包,再打開外賣包拿出最後一份外賣給了她。李計峰解釋說,因為雨太大,外賣包漏水了,借塑料袋耽誤了一點時間,希望王蓉不要給他差評。

  自從加入某品牌做了外賣送餐員,李計峰就再沒正點吃過飯。“每天吃飯的時間是我最忙的時候。”李計峰略顯疲憊地說:“遇到暴雨或者酷暑的極端天氣,訂單量都會增多,但路不好走,每單送餐時間會比平時長很多,外送延誤很難避免,顧客一生氣給我們個差評,不僅白跑,甚至會倒貼錢。”

  數據顯示,中國在線訂餐市場2016年市場規模達到1662.4億元,增長率為33.0%,2017年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2045.6億元。隨着互聯網訂餐APP的興起,像李計峰這樣風雨無阻的送餐員有很多,全職平均每天要工作13個小時以上,送餐高峰期一次接六七個單子是常有的事。工作時間特殊、強度高,是這個職業的一大考驗。李計峰坦言:“這行入職門檻低,掙得都是辛苦錢,所以穩定性差。不過我們公司有相應的鼓勵措施,表現好了就星級高,能掙得多一點。現在我就想再努力一下,晉升為站長。當然,我的目標是可以當上經理。”

  王文杰(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互聯網已經成為基礎層,現有的新興職業都是在現有基礎上的創新。同時,這些新興職業對求職者也會有一定的能力要求,所以在選擇前,求職者應有意識培養相關的能力,以便更好的適應工作。

  旅游體驗师:做自己喜歡且擅長的事

  “@巴啦啦變豬:順利回家!承諾了將近一周的攻略明天就能和大家見面啦!在這里小小劇透一下:此次旅行地是北方,有風景、有美食,不過溫度高到令人暈厥;一共四天,包括來回路上的時間哦;總花費2000元人民币。敬請期待!愛你們,筆芯~(2017年7月7日)。”

  賈紅是一名兼職旅游體驗师,每次旅行歸來,她都會在微博上發布動態並與粉絲互動。之後便會制作詳細的出行攻略,以及在吃、住、玩過程中的感受,分享給大家。“我把自己定義為窮游體驗师。”賈紅笑着說,“我非常喜歡旅游,但在剛參加工作時,錢和時間很難同時滿足一次出行,所以詳細的規划成了我每次旅游前必做的功課,這也恰好讓我發現了自己更喜歡且擅長的事情。”自從賈紅制作的攻略分享到微博獲得網友的打賞支持後,她發現興趣愛好也可以作為一份職業給自己带來收入。

  目前,除了像賈紅這種兼職旅游體驗师外,還有一部分人選擇做全職體驗师。而收入方式也各有不同,有些是通過分享攻略、文章等獲取單個作品的酬勞,一篇文章幾百元到幾千元不等;有些是與網絡平台或旅行社合作,獲得免費旅游的機會去發掘新景點新路線等;而再高級一些的,如擁有粉絲數非常多的公眾號、微博號的旅游體驗师,會有品牌商贊助,收入更是明顯增多。

  岳婷(智聯招聘山西公司市場主管):互聯網的發展促進了就業以及新職業的產生,也為創業提供了良好的環境。互聯網行業的文化偏向自由、開放,能最大程度將興趣和工作相結合,讓某一方面具有才能的人們自由發揮,得以施展。這些職業的產生不僅意味着就業渠道的拓寬,更是代表着創造、創新的精神。

[責任編輯:肖靜文 ]
網友評論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