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子關為中國萬里長城著名關隘,有萬里長城第九關之稱,位于山西陽泉市平定縣東北的綿山山麓,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深秋時節,山西新聞網旅游頻道“慢游山西”采風團一行走進娘子關,漫步關門、城牆、烽火台、點將台……瞻仰其雄偉的身姿,感受其厚重的人文內涵,聆聽那一件件令人心動的往事和傳記,以及這些史事傳記傳達的民族精神和節操。
天下第九關——娘子關
娘子關原名“葦澤關”,因唐平陽公主曾率兵駐守于此,平陽公主的部隊當時人稱“娘子軍”, 故得今名。據我國長城專家羅哲文考證,娘子關、固關長城屬于中山長城,是我國最早的長城之一。天下第九關關城重修于明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是太行山上著名的軍事要塞。現境內存有大量的城堡、古寨、堞樓、戰壕等軍事設施,如承天軍城、董卓壘、東兵營、西兵營等。
娘子關內景
古城堡依山傍水,居高臨下,建有關門兩座。東門為一般磚券城門,額題“直隸娘子關”,上有平台城堡,似為檢閱兵士和瞭望敵情之用。另有承天寨、老君洞、妒女祠、烽火台、點將台、洗臉盆、避暑樓等十多處景點。采風團一行從南城門踏入娘子關,南城門,也稱內城門,下為磚券,上為門樓,復簷懸有“天下第九關”匾額,雄偉高大,蔚為壯觀。門洞上方額書“京畿藩屏”四個大字。城樓建于門洞之上。關城內還有關帝廟、真武閣等古跡。
娘子關壓餅
不同口味的壓餅
一路走來,看到街道、民宅仍保持着唐代風貌。居民多為明清時期的“軍戶”後裔。時值深秋,游客並不多,沿路有當地的村民們在路邊現做現賣壓餅、上水石,空氣中彌漫着一種餅香,讓人感覺到十足的煙火氣,讓這座古關隘鮮活了許多。
形態各異的上水石
娘子關東門里,桃河岸邊,有處磚砌石台,傳說是平陽公主的點將台。據說,平陽公主在娘子關任帅期間,常常身不離鞍,手不離刀,表現異常勇敢,就在她與柴紹將軍結婚以後,仍不忘軍中生活。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女中英杰,娘子關與她的英名共存,一直延續到今天。
娘子關城牆
登上城牆,群山莽蒼,奔來眼底,娘子關“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地理優勢一覽無余,遙想當年城上箭鏃呼嘯,城下馬嘶人叫的驚心動魄,那些曾經與娘子關相關的重要人物、故事傳說,從歷史的光影中走近,在眼前漸漸清晰起來。這就是邊塞!這就是邊關!
娘子關境內群峰聳立,歷史上被稱為“先秦九塞”“太行八陘”之一,兩千多年來戰事頻發,是兵家必爭之地。在近現代史上,娘子關是百團大戰第一階段主戰場之一,八路軍晉察冀部隊與日軍在此展開過激烈戰斗,涌現出了磨河灘鋼鐵英雄連等戰爭英模,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建設了平定縣娘子關大型提水工程等水利設施。而今,作為旅游景區,娘子關以其悠久的歷史、厚重的文化、秀麗的風景吸引着越來越多的人慕名前來,煥發出了新的生機。
娘子關玻璃棧道
全國十大水帘洞瀑布之一——娘子關瀑布
行舟平陽湖
清泉繞村而過
水上人家
除了雄渾的關城,娘子關景區還有玻璃棧道、瀑布、平陽湖、水上人家等景點,儼然一副江南水鄉的模樣,不曾想來之前的風沙邊塞、冷月城頭的既有印象,會這樣被完全顛覆。青山、清泉、飛瀑、碧湖、順水而建的石屋、門前洗衣的婦人,這不就是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嗎!
山西新聞網“慢游山西”采風團走進娘子關景區
暮秋將盡,滿目蕭瑟,娘子關景區卻別有一番滋味,半日的行程,看山看水看風景,安然于晚秋的陽光下,守着千年的傳承,賞關城雄渾,游水鄉嫵媚,把塵世的喧鬧過成詩意的煙火,相看兩不厭,溫暖一段又一段歲月。
山西新聞網記者 林曉慶 任思雅 攝影 白玉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