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官網 > 重慶 > 商報專稿

渝兩江新區發力“放管服”造一流營商環境

2018-01-17
來源:香港商報網

  【香港商報網訊】 記者段勇報道:記者近日從重慶兩江新區管委會獲悉,兩江新區把“放管服”改革作為全面深化改革,推動內陸開放,打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營商環境的重大戰略舉措,取得重要進展。

  數據顯示,2017年,兩江新區新增市場主體13958戶,同比增長26.9%,總數達到65892戶,總注冊資金8544.60億元。這僅僅是兩江新區開展“放管服”改革以來的一個縮影。目前,兩江新區已經在商事制度改革、優化市場准入環境、審批流程優化再造、事中事后監管等多方面發力,區內營商環境得到了明顯改善。

  企業注冊審批提速90%

  據了解,兩江新區已經出台了“放管服”改革40條,加快轉變政府職能,不斷提高行政職能。截至目前,在“放管服”改革的驅動下,兩江新區的行政審批事項精簡率高達52.8%,平均辦理時限由24.4個工作日縮減為9.3個工作日,辦理提速61.8%。

  據了解,截止目前,兩江新區實有各類市場主體達到65892戶,注冊資金8544.60億元,市場主體淨增長率排名重慶全市第一。值得一提的是,兩江新區還建立了企業注冊登記綠色通道服務制度,企業注冊登記審批時限從法定20個工作日壓縮至平均2個工作日,提速90%。此外,兩江新區開展的“多證合一”“證照分離”“認繳制”等多項改革,也為經濟發展注入了新活力和新動力。

  據介紹,目前在兩江新區,申請人只需通過重慶市工商公眾信息網上傳辦理所需材料,再通過名為“重慶工商”的手機APP核准信息並簽名,就能將申請提交到審批部門,無需再遞交紙質材料。從線下提交到網上申請,營業執照的“無紙全程電子化”辦理讓申請人和工作人員都受益匪淺。而從完成資料提交到執照辦理完畢,一般只需要兩個工作日。

  據透露,目前兩江新區已形成含企業名稱網上申報核准、初設公司印章辦理等行政審批服務事項在內的第一批“不見面”審批清單。

  數據顯示,兩江新區已經大幅取消企業登記前置審批事項,從226項調整為32項企業登記前置審批,218項企業登記前置審批改為后置,市場准入環境顯著改善。

  通過這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兩江新區逐漸重新界定政府、市場、社會的邊界,以構建行政審批管理新格局,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截至目前,兩江新區政務中心已經集中了市區兩級199項行政審批權限,實現“一站式”集中審批,做到“所有審批進中心,中心之外無審批”。兩江新區“放管服”改革開始持續釋放出巨大的改革紅利,公開、透明、高效的整體投資創業環境正在普遍形成,兩江新區正逐漸成為全球重要投資目的地和創業高地。

  “互聯網+政務服務”審批流程優化

  除了在企業注冊審批層面的一系列改革之外,兩江新區還大力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促進審批流程的優化與再造,激發市場活力。2017年8月,兩江新區規划分局正式上線運行“規划報建通”軟件,迄今為止累計對30多個項目進行了電子報批審查,准確率高達100%。

  不止于此,在兩江新區國土分局,以協稅房屋查詢系統為代表的創新做法正在讓數據變得更加流通,同時也能讓群眾少跑路。實行數據跑路后,解決了98%以上的協稅查詢問題。群眾直接前往地稅部門便可一站式完成交易所需的不動產情況核查、核稅、繳稅,減少2次排隊跑路,登記機構檔案查詢量減少30%,稅務部門工作量減少20%,不僅提高了群眾滿意度,還降低了征稅風險和廉政風險。兩江國土的探索增加了群眾的獲得感,受到了國務院督查組的通報表揚。這也是全國本輪放管服改革獲得國務院通報表揚案例之一。

[責任編輯:吳梓泳 ]
網友評論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