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龍江-北京年貨大集現場 高賀強/攝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付彥華 實習記者張曉磊 通訊員韓玉龍報道 :短短5天、927.2萬元、1.27億元、7萬人……這是一組令人振奮的數字。29日下午,以“綠色黑龍江、中國大廚房”為主題的第四屆黑龍江-北京綠色有機食品產業博覽會(2018年貨大集)在北京全國農業展覽館3號館落下帷幕。據統計,現場訂單和現場銷售額1.27億元,其中現場銷售927.2萬元,比上年增長6.5%和14.4%,進場采購商和顧客總數達到7萬人次,比上屆增加近萬人。一年一度的“黑龍江-北京年貨大集”完美收官。

黑龍江-北京年貨大集人氣爆棚 高賀強/攝
“龍”字號綠色產品備受青睞
“今天是大集的最後一天,趕緊過來掃貨!”29日上午,市民張阿姨和老伴隨着涌動的人潮走進展館,趁着最後的時間選購年貨。“現在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了,我們更關注產品的安全”張阿姨告訴記者,在選購時她會注意農產品的產地、加工等信息,“既要安全,又要好吃,黑龍江是黑土地,環境好,種出來的產品吃着放心。”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隨着北京市民對農產品品質的要求不斷提高,綠色、優質、安全的黑龍江產品越來越受到北京市民的青睞,不少龍江企業也擁有了眾多的“回頭客”。
黑龍江嘉德瑞安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有機綠色大米、黑龍江省愛德人食品有限公司的手工豆制品、黑龍江雪都農副產品有限責任公司的野生食用菌產品,雖都是第一次參加農展會,卻已經感受到了北京老百姓對黑龍江有機綠色農產品安全的關注度。黑龍江省愛德人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呂子剛告訴記者,盡管是第一次參展,但每天萬元左右的銷售業績讓他滿意。
省綠色食品發展中心主任王蘊琦介紹說,年貨大集是黑龍江現代農業發展的一個縮影,通過歷屆年貨大集活動,搭建好綠色食品貿易和交流合作平台,把黑龍江綠色食品安全、優質以及豐富的優勢和北京市場需求巨大、認知度高的優勢緊密結合起來,優勢互補、互利共贏。一方面,黑龍江借助北京的市場優勢進一步擴大綠色食品影響,拓寬市場銷售渠道,提升產業價值鏈,促進農民和企業增收,一方面,北京市也借助黑龍江綠色食品的優勢,強化節日期間綠色農產品供給確保“舌尖上的安全”。

試吃品鑒區氣氛熱烈 高賀強/攝
龍江綠色農產品供給新動能加速形成
記者了解到,此次參展的200多家以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為主,彰顯了黑龍江積極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成果。黑龍江省作為全國綠色食品大省,目前,全省綠色食品認證面積約佔全國1/5、實物總量約佔全國的1/8;總產值約佔全國的1/6,是全國最大綠色食品生產加工基地。全省綠色、有機食品生產企業970家,形成了綠色米、豆、菜、菌、乳、畜等14個產品系列。 “龍江米”、“龍江奶”、“龍江肉”、“龍江油”成為家喻戶曉的優質安全農產品代名詞。產品遠銷歐洲、美國、日本和東南亞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
黑龍江省農委副主任李世潤指出,黑龍江大平原,大森林、大草原、大濕地,寒地黑土,農業生態條件優越,發展中高端綠色、有機食品具有獨特優勢。特別是發展蔬菜、食用菌、鮮食玉米、馬鈴薯等特色作物收益高、見效快,黑龍江省將深入貫徹落供給側改革的精神, 努力擴大和提升綠色農產品供給能力,加快推進中國“大糧倉”向綠色“大廚房”跨越的進程。

滿載而歸的市民 高賀強/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