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官網 > 四川 > 本地新聞

劉任遠:天府新區建設步入崭新階段

2018-01-31
來源:香港商報網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史振華報道: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是決勝全面小康、建設經濟強省、實施“十三五”規划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也是新一屆省政府工作的起步之年。

  作為四川省突出抓好的“四項重點工程”之一,建設天府新區,是關系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百年大計和重大戰略性工程。四川省人大代表,四川天府新區管委會辦公室常務副主任、天府新區成都管委會主任劉任遠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高標准推進天府新區建設,要引進落實一批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具有带動性、引領性的重大新興產業項目,培育高端化產業集群。要實現發展速度、質量、效益明顯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充分發揮對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輻射带動作用。

  建設進程:“快速起步,蓄勢聚能”到“加速提升,示范引領”

  新征程带來新使命。劉任遠表示,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速提升建設天府新區”,是四川省委、省政府奠基四川長遠發展、搶佔未來發展制高點的戰略安排,是天府新區作為國家級新區的使命擔當,意味着天府新區建設正式從“快速起步,蓄勢聚能”轉換到了“加速提升,示范引領”的崭新階段。

  劉任遠介紹,天府新區建設從2013年正式拉開序幕以來,從經濟運行態勢來看,2014年到2017年,經濟年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今年已突破2200億元;核心區主要經濟指標一直保持兩位數的高速增長。從發展格局來看,成都科學城、鹿溪智谷、天府中心三大功能區已形成承載能力,國際化現代化新城的發展框架初步形成。從改革開放的成效來看,科技創新體制改革成為引領科技發展和校院地合作項目落戶的重要引擎,自貿區加快建設,2017年到位內資和實際利用外資分別為1200億元和16.5億美元,穩居西部國家級新區第一。

  2018年新年伊始,天府新區項目年建設就迎來開門紅。1月4日,四川天府新區重點項目集中開工暨紫光IC國際城項目啟動儀式在天府中心舉行,這標志着天府新區功能區建設進入加速發展新階段。此次中心集中開工和啟動項目共31個,總投資3084.07億元。其中,產業化項目13個,總投資約2857億元;配套及基礎設施項目18個,總投資約227.07億元——這是新年伊始,天府新區在貫徹省委省政府“項目年”決策部署的工作中,交出的首份“成績單”。以紫光IC國際城為代表的鹿溪智谷核心支撐項目,將提升中國芯片產業的整體水平;同時,包括天府國際會議中心等其它12個產業化項目,將創新構建高新技術服務、國際會展、總部經濟三大產業生態圈。

  “三步走”目標:成為成都躋身世界城市體系的主要功能承載區

  成都直管區是四川天府新區的核心區域,與其他建成區域相比,這里的建設發展,更牽動人心。加速提升建設天府新區,成都直管區將如何擼起袖子加油干?對此,劉任遠介紹,全面對標党的十九大關于“兩個一百年”和“兩個十五年”階段性戰略安排和省市決策部署,天府新區成都直管區確立了“三步走”目標:到2020年,直管區將基本建成鹿溪智谷、天府中心、成都科學城起步區,城市功能基本形成;到2035年,建成“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示范區”,打造泛歐泛亞有重要影響力的國際門戶樞紐城市典范新區;到2050年,全面建成宜業宜商宜居的國際化現代化新城,成為成都躋身世界城市體系的主要功能承載區、西部地區最具活力的新興增長極和國內一流、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一带一路”內陸開放經濟高地。

  落實好“加速提升”這一重大要求,天府新區成都直管區打算怎麼做?劉任遠介紹,首先,將對標雄安新區,謀划新跨越。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准、中國特色、高點定位,高標准推進總體規划修編,進一步研究謀划推動發展提速的思路舉措,更加注重與全面創新改革、自貿區建設、天府國際機場和空港新城建設相銜接,更加注重與周邊區域協調、錯位、聯動發展,優化空間布局,集聚戰略新興產業。在引領經濟發展的同時,更好地承擔起改革創新試驗場、開放合作新高地的國家使命,為區域發展探索新經驗。

  第二,要聚焦發展前沿,培育新動能。深刻把握跨界融合、低碳高效、非線性發展的新經濟特質,以發展新經濟構建新場景為带動突破,加速構建“1+3+N”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同步推動電子信息和新能源汽車轉型升級發展。全面實施“3+4”產業功能區發展戰略,以高能級引爆項目的分區導入加快新功能區建設,重塑分區合理、產業高端、特色鮮明、產城融合的發展空間和現代經濟地理,構建要素齊備、良性循環的產業生態圈,培育高端化產業集群。

  最後,劉任遠談到,瞄准重大項目,做出新業績。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項目年”工作部署,聚集已開工的3500億元重大項目,健全工作機制、分類分層促建,加快形成實物量。突出產城融合發展,加快完善城市基礎設施,拓展城市服務功能,合理優選布局一批引領性產業項目和示范性產城單元;聚焦承載能力,大力推進支撐性基礎設施項目、生態項目和公共配套項目建設;強化要素保障,創新投融資方式,激發民間活力,推動天府新區持續健康發展。

[責任編輯:朱劍明 ]
網友評論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