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网讯】记者张兰报道:说起新荣区,“塞北名镇,古堡之乡”这样的美誉总会油然生于心底。这里的采凉山叠翠苍郁,万泉河烟波浩渺;这里的红石崖山高气爽,得胜堡古朴雄壮。这里不但有着旷达的塞外风景,更有着一份沉淀的厚重过往。
“逛长城庙会,过得胜大年”。 在今年,市民们逛庙会过大年有了一个新去处,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得胜堡长城庙会于正月初八闪亮登场,从正月初八到正月十五,这里将汇聚各色民俗表演,各类民俗小吃,各种土特产品,为来自五湖四海的友人们呈现一场“春节盛宴”,感受得胜堡的盛景、文化、民俗,以及淳朴好客的新荣人的温暖、热情。
万里长城是世界文化遗产。新荣区地处蒙汉边陲,是清以前中原与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交通咽喉所在,是农耕文化和放牧文化碰撞、融合的典型代表地区,有丰富的战争、和平、通商的历史遗址和故事。长城在新荣境内有两条,地方称“两道边”总长度约219.32华里。新荣长城在全国单位面积密度最大,每10平方公里就有2.2华里长城。
长城古堡虽多,得胜却是唯一。得胜堡历史悠久,史载建于汉代,称平城塞。大规模建设从明代开始,是明代“九边重镇”大同的北门户,为当时最大的堡城,同时兼具军、民、商、宗教功能,和平时期是蒙汉交易的主要场所,时有“金得胜”之誉称。堡城开建于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明万历三十二年七月(公元1604年),经钦准开始扩修。
得胜堡背依长城,与“塞外四堡”之首镇羌堡,全国最大的马市遗址市场堡,以及宏伟的得胜口(俗称“一口三堡”),组成一组庞大的古堡群,给人以极其雄伟壮观的心灵震撼。得胜堡是明长城的重要军事边堡,也是蒙汉民族融合的一个重要节点,不仅军旅文化、边塞文化底蕴深厚,而且民族融合文化尤为丰厚。正如诗人李杜诗所言:“天王有道边城静,上相先谋马市开”。马市的开辟是明王朝与蒙古鞑靼部落由战争到和平的转折点,民族干戈化玉帛,蒙汉民族文化由此走向融合。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快速发展,新荣区良好的旅游资源也迎来了难得的机遇。在全省召开的旅游发展大会上,省政府提出要建设长城、黄河、太行三大板块旅游,把旅游产业培育成转型发展的支柱产业。市委十五届四次全会提出把文旅振兴战略列入全市推进的三大振兴战略之一,明确提出转型发展,文旅先行,要围绕建设国际一流全域旅游目的地的战略要求,全面推进文化旅游业提档升级,真正成为拉动地方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得胜堡是大同长城板块最为著名的一个古堡,品牌成熟度高,文化底子厚,全省发展长城旅游给得胜堡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新荣区委区政府以办好首届“逛长城庙会,过得胜大年”文化旅游活动为“引爆点”,以发展全域旅游为方向,以贯通四季旅游为重点,持续将人气指数变成经济指数、资源优势变成发展优势,突破小格局,做出大旅游,推动旅游业向“全景、全业、全时、全民”迈进。高起点规划,将旅游规划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盘活农业、林业等生产、生活场所,发展生态旅游,打造旅游驿站,建立文创基地,培育康养产业,努力提高旅游产品的供给质量,让游客慢下来、住下来、玩起来,形成“慢旅游”模式,进一步提高旅游综合收益。这既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全力打造文化旅游战略性支柱产业工作要求的具体体现,更是新荣发展的难得机遇。
得胜大年庙会相映,一堡览尽塞外风情。正月初八,庙会活动热热闹闹地开场!“请城砖回家、为长城疗伤”充满了暖暖的温情。《长城保护条例》已经颁布12个年头,长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户外文物,新荣区在长城保护方面也开展了许多工作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长城保护仍需要做大量工作。在得胜堡这个吉祥宝地,让社会各届人士共同参与“请城砖回家,为长城疗伤”活动,体现新荣行动,目的就是在全民形成保护长城的广泛共识,凝聚修缮长城的合力。
“隆庆议和”的实景剧演出,该实景剧结合得胜堡重大历史事件隆庆议和进行编排,再现长城沿线“六十年来,塞上物阜民安,商贾辐辏,无异于中原”的兴旺景象。
魅力新荣——民俗文艺演出更是让人一饱眼福。正月初九,这里还将举办一场趣味横生的乡镇农民运动会。
正月初九开始,“幸福新荣——乡镇民俗文化展演”将会逐一展现,异彩纷呈。初九的扭秧歌,初十的吹打乐,十一的车车灯,十二的广场舞……样样都是大同民俗文化的精髓。“车车灯”起源于清朝末期,又名小车舞,一般在旧历正月闹“花灯”时表演。正月十三,更有被专家誉为“戏剧史上的活化石”、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戏曲耍孩儿精彩亮相。
瑞狗迎春福到家,欢欢乐乐闹元宵。正月十四、十五两天,庙会还将有元宵特别节目——飞天创意旗袍秀和大型秧歌戏。秧歌大家都不陌生,作为山西民俗文化的精髓,但凡有传统庆典,都少不了秧歌戏。传统与现代的交融碰撞,将融汇成怎样的乐章,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