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官網 > 湖南 > 湖南文化

隆回“村晚”小舞台,唱響鄉村文化振興“主旋律”

2018-02-27
來源:香港商報網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劉洗涌、特約記者劉永、彭繼笙報道:2月25日晚,隆回縣六都寨鎮明德村第十八屆春節聯歡晚會歡樂開演。據悉,該縣六都寨鎮明德村堅持十八年自辦節目舉辦村級“春晚”,一年更比一年強,在全省、甚至全國都成了叫得響的一個文化品牌。明徳村是隆回縣幾十個村舉辦“村晚”的典型,成為該縣精神文明建設和文化事業發展的代表。

  讓父老鄉親在自己的文化禮堂,自編自演、自娛自樂,歡度春節,享受歡樂祥和的年味,這是隆回縣倡導“文化春節”带來的新氣象。歌舞、小品、說唱、戲曲……這些由農村群眾自編自導自演的節目,滿溢農家風情、鄉村記憶,令人對這些“村晚”和台上的“民星”刮目相看。

  隆回文化底蘊深厚,人民群眾喜愛文藝活動,參與文化活動的積極性很高。各地開展的“村晚”不僅豐富了農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而且推動了了農村的移風易俗。在農村,逢年過節的主要娛樂活動就是請客喝酒、打牌甚至賭博,讓傳統佳節走了樣、變了形,而“村晚”的舉辦將廣大農民聚集在一起,創作劇本、排練節目、欣賞表演,提升了農民的文明素質。不僅如此,通過充分挖掘、利用民俗文化資源,引導廣大農民傳承文化、弘揚美德,以優秀傳統文化涵養文明鄉風。

  隨着農村經濟的不斷發展,農村的人際關系也在發生着悄無聲息的變化。很多人都說農村里的感情越來越淡,人情味越來越少。鄰里串門話家常的畫面都越來越少見了。如何在農村讓農民守住自己獨有的文化成為各級領導關心的話題。隆回縣委縣人民政府在搞好經濟建設的同時,千方百計滿足農民的精神文化需求,鼓勵農村開展多種形式的群眾文化活動,以此提高農民生活幸福感。

  當人們在感歎過年越來越沒滋味,好吃的不新鮮,儀式感逐漸沒落,就連娛樂活動都乏善可陳的時候,隆回縣農村近年來逐漸興起的“鄉村春晚”不僅年味濃,人情味更濃。一台“村晚”,村民自導自演,全村自娛自樂,村民中的“臥虎藏龍之輩”輪番登場、故土上的鄉情民俗別樣演繹,鄉里鄉親的感情也由此升華凝聚。別開生面的喜慶“村晚”,正踏准了鄉村振興、文化小康的時代鼓點。

  豐富多彩的“村晚”活動帮助農民豐富了沉悶的生活,為村民搭建了自娛自樂的平台,村里的各家各戶又都重新活躍起來,人情味又回來了。不斷加強的農村文化建設,為今後新農村的建設和發展打下了更堅實的基礎。

  一台小小的“村晚”,展現了新時代農民的精神風貌和文化追求,賦予了新時代農村更高標准和新的要求,它不僅有“自娛自樂”的實用價值,還以創新和文明的精神為其時代意義作了注解——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鄉村是一個可以大有作為的廣闊天地,新時代鄉村全面振興新篇章已徐徐展開。

[責任編輯:朱劍明 ]
網友評論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