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官網 > 湖南 > 湖南文化

抗戰電影《芷江!芷江!》主創人員赴邵陽綏寧縣選景采風

2018-02-07
來源:香港商報網

  【香港商報訊】記者劉洗涌、特約記者寧自強、曉輝報道:2月4日,以世界和平為主題、為建國七十周年獻禮影片《芷江!芷江!》主創人員赴邵陽綏寧縣尋訪抗日故事並選景采風。

  該片由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推進行動組織委員會執行秘書長、世界“一带一路”基金會中國總部文化影視委員會首席執行官、中國民間河長第一人、邵陽藉編導、制片人鄧星光發起創作並組織拍攝。據悉,這是該劇編導鄧星光借影片創作和選景的機會,第一次返鄉學習和考察調研。

  綏寧縣地處雪峰山脈南端,與八十里大南山西北部的交接,1945年,中國抗日戰爭由戰略相持階段轉入戰略反攻階段。日本趁中國軍隊反攻准備不足之機,妄圖以已佔湘東湘中的第二十軍為主力,奪取具有戰略意義的湘西芷江機場,然後攻佔貴陽,直取陪都重慶。為實現這一野心,4月9日,日軍組織5個师團和1個旅團約10萬人,在二十軍司令官坂西一郎率領下,分3路向雪峰山中國駐軍發起進攻。中路為主力,由邵陽沿寶榆公路經隆回、洞口、漵浦縣龍潭司攻芷江;南路為左翼,由新寧、城步、武岡經綏寧、洪江攻芷江。

  綏寧縣處于敵人的南路進攻路線上。日軍分2路進入綏寧縣境:一路企圖由梅口沿巫水下,經長鋪、河口直取洪江,另一路企圖由官路經水口直取洪江。中國軍隊為了保衛芷江機場,決定在雪峰山脈東麓殲滅敵人。戰役總指揮由陸軍總司令何應欽擔任,王耀武率第四方面軍擔負正面防禦作戰任務,湯恩伯率第三方面軍擔負南面的桂穗路防務任務。綏寧縣處于第四方面軍防區與第三方面軍防區的交匯處。中國軍隊分別在綏寧對日取得三戰三捷的偉大勝利(即梅口之戰、茶山之戰和武陽之戰)給日軍以殲滅性打擊,為湘西會戰全面勝利打了先鋒。

  電影《芷江!芷江!》是首部反映雪峰山之戰(日軍稱“芷江作戰”)的大銀幕院線電影;也是首部以“降”為主題,通過侵華日軍老兵的懺悔和反思來再現這場反人類的侵略戰爭的殘酷史實和深重災難。同時也是一部用國際視野並與國際接軌的揚我國威,興我中華的戰爭大片。影片以大陣容,大制作,大格局來講好中國自己的故事,結合好萊塢等高科技拍攝制作,力爭打造成為年度大片。

  鄧星光說,剛剛召開的党的十九屆二中全又一次明確提出:要堅持和平發展道路,堅持互利共贏開放戰略,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綜觀抗戰14年——最美的記憶當是日本投降。綏寧是“雪峰山之戰”的主戰場之一,這里發生了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做為從雪峰山走出來的兒女,我們有義務有責任要把中華民族抵禦日寇的最後一戰這一輝煌的歷史事件和偉大民族精神傳承給後人,並始終不渝地貫徹執行習近平主席提出的“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的十六字方針。同時,作為三湘兒女,也積極響應湖南省委書記杜家毫提出的“引老鄉,回故鄉,建家鄉”的偉大號召,力爭通過電影《芷江!芷江!》這一鴻片巨制,使湖南在“電視湘軍”,“動漫湘軍”,“出版湘軍”的美譽上再添“電影湘軍”新名片,並带動整個大湘西武陵片區文化旅游的發展,為實現湖南從“文化大省”邁向“文化強省”的目標再添濃墨重彩一筆,並為建國90周年獻禮!讓和平理念根植于心,讓和平文化傳遍世界。

  中共綏寧縣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林禮明同志等陪同電影《芷江!芷江!》主創人員一行參觀了梅口之戰勝利遺址、黃桑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上堡古國遺址並觀賞了美麗的綏寧夜景,並就綏寧縣近幾年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成果向來賓做了全面介紹。

[責任編輯:肖靜文 ]
網友評論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