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官網 > 湖南 > 三湘精彩

邵陽武岡周作枚:廣種“醫貧藥” 带富眾鄉親

2018-02-28
來源:香港商報網

  【香港商報網訊】2月25日,中共邵陽武岡市委召開經濟工作會議,武岡市民富中藥材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周作枚被點名表揚。

  周作枚,何許人也?以什麼事跡贏得了市領導的高度表揚和廣大知情群眾的一片點贊?讓我們把鏡頭慢慢由遠及近看來——

  2009年冬,因為小孩慢慢長大需要照顧,當年38歲、但已南下廣東打工多年的周作枚回到了家鄉文坪鎮。回家後,她經營起小超市,並和丈夫陳為民一起做野生藥材生意,一家人過着和和美美的生活。

  慢慢地,周作枚發現當地由于嚴重缺水,父老鄉親長年“望田興歎”,很多人還在貧困線上掙紮。看着這些,骨子里天生就有着不服輸韌勁的她不再安于現狀,渴望在廣闊的天地間展翅翱翔,带領鄉親們一起興產業、奔富路。

  經歷過幾個輾轉難眠之夜後,周作枚想到一個“金點子”:野生中藥材產量遠遠滿足不了市場需求,何不利用荒廢的田土種植中藥材?

  2011年春,經過一番學習考察後,周作枚牽頭創辦了武岡市民富中藥材農民專業合作社。隨後,她和丈夫走村串戶,與村民們洽談,流轉土地400余畝,並引進白花蛇舌草、香薷草、黃柏、苦參、射干、鉤藤等優質中藥材進行種植。當年一炮打響,收獲中藥材300多噸,產值達200余萬元。

  “創業之路雖然舉步維艱,但只要鄉親們實實在在受益,自己吃點苦沒算什麼。”說起坎坷的創業歷程,周作枚一臉堅定。剛開始發展中藥材種植的幾年,周作枚年紀輕輕,又是女流之輩,很多人根本不相信她有带領自己種中藥材致富的能力。于是,周作枚上門發動村民參與種植時,常常碰“釘子”。

  2014年,她來到中藥材種植還是一片空白的文坪鎮聯盟村,磨破了嘴皮,村民們都腔調一致:“周妹子,我們不種!”最後,周作枚選擇了3戶村民“攻堅”。經過多次上門軟磨硬泡,這3戶村民才抱着試試看的心態共種了3.5畝白花蛇舌草。沒曾想,那年9月,3.5畝中藥材的收成讓當地村民大吃一驚:竟然平均每畝收入4500多元,是種水稻的好幾倍!這下大家信服了。第二年沒有多費一句話,該村有20多戶村民種植了200多畝中藥材。到今年,這個村建起了兩個中藥材種植基地,中藥材種植戶發展到100多戶,種植面積達400多畝。

  看得見的成效,使文坪鎮周邊越來越多的群眾加入到了中藥材種植行列。為了盡力帮助中藥材種植戶早日致富,周作枚還為他們免費提供中藥材種子、種植技術和回收服務。同時,在收購上為種植戶承擔風險和實施最大限度的讓利:市場價比保底價低時,嚴格按保底價回收;市場價比保底價高時,按市場價回收。

  2015年,白花蛇舌草保底價為每公斤6元,而市場價為每公斤9元,周作枚按市場價回收500噸,使種植戶增加收入150余萬元。而2016年香薷草保底價為每公斤4元,市場價為每公斤3元,她按保底價收購了30噸損失3萬元。

  經過7年打拼,在周作枚的带領下,武岡市民富中藥材農民專業合作社已發展社員115戶,合作社種植基地發展到700余畝。輻射带動了武岡市文坪鎮、龍溪鎮、司馬沖鎮和新寧縣水廟鎮、黃金鄉等5個鄉鎮30個村的800多戶、近3000名村民發展中藥材種植,種植面積達到2000余畝,實現人均年增收1.2萬余元。其中文坪鎮種植戶中有建檔立卡貧困戶229戶834人。

  61歲的王端英是文坪鎮擁坪村7組貧困村民,她的孫女背部有天生腫瘤每年花費醫藥費近2萬元,兒子前幾年肺部手術花費4萬余元,前年兒媳又患上乳腺癌每月需治療費3千余元。幸虧她家從2012年開始就跟隨周作枚種植中藥材,每年有3萬來元收入。平時還在基地打零工,每天能掙70元。“要不是作枚帮忙,我們這個家早就散了!”采訪中,王端英充滿感激地說。

  如今,周作枚和她的合作社已分別獲得了“武岡市計生協三結合藥材示范基地”、“武岡市示范農民專業合作社”、“邵陽市巾帼扶貧示范基地”、“湖南省示范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榮譽。她說,這些榮譽是我前進的動力,我計划通過三到五年的苦干實干,基本建成湘西南最大的藥材種植示范基地,並带領更多的鄉親共同致富、共奔小康。劉洗涌、劉建波、關楊博、水云生

[責任編輯:吳梓泳 ]
網友評論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