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网讯】通讯员 宜外宣 记者龚舒斌报道:3月7日,从安徽省安庆市环保局了解到。作为长江中下游一座重要的滨江城市,安庆贯彻“两山理论”,借助环保督察力量,不但解决了一大批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突出环境问题,也有力推动了企业污染防治能力的全面提升,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市上下呈现经济生态化与生态经济化新态势。
铁腕治污 实现环境与经济效益双赢
由6.5亿元增加到30亿元,安庆市曙光精细化工厂年产值的几何级增长,源于跳出城区的“无选之选”。
根据安徽省环保督察反馈意见,加快推进老城区重污染企业搬迁进程,2017年4月底,原址在华中路上的市曙光精细化工厂全面停产,5月底前完成了整体搬迁,落户市高新区的新厂区全面投产。
退城进园,让这个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的老工业企业实现效益增长的同时,企业的污水年排放量也由120万吨减少到80万吨。
“最初我们打算上一个新项目,但场地有限,原厂周围是居民区,环评过不了,项目最终没能上。环境问题是与企业的生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曙光化工集团副总裁汪晓波说。
将推动解决影响重点企业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作为督察整改的重要内容,在绿色环保的重压之下,一大批重点企业由曾经的污染大户变身为行业的污染治理标杆。
借鉴行业内标杆企业治理经验,该市环保局从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恶臭气体收集与处理、厂区跑冒滴漏等14个方面对安庆石化提出了整改措施和要求。安庆石化近年环保投入近4亿元,污染防治能力和环境管理水平得到系统提升,所有生产线脱硫脱硝设施全部建成投用,污水处理厂提标达到新标准,热电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开工建设,实现火炬全年不燃放。2017年,生产能力从500万吨提高到800万吨,利润由2016年的5.51亿元上升到2017年的18.51亿元,经济效益达到历史最好水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超过50%,臭气污染投诉明显减少。
铁腕治污,强化执法监管是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实现的是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有数据显示,2017年全市GDP增速8.2%,单位GDP水耗下降12%,规模以上企业能耗和污染物排放量逐年下降。
对标新理念筑绿盾
岳西县鹞落坪、古井园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17座小水电站去功能化,主要电力设备拆除,电站大坝底阀水流贯通;古井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两处旅游设施拆除、改用;潜山板仓省级自然保护区内水电站关停退出,开始实施生态恢复;宿松华阳河湖群省级自然保护区内13组风电机组完成整改,清理完成华阳河湖群及沿江湿地自然保护区内94万亩水域人工养殖的围栏网……
2017年,针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违法违规问题开展的监督检查专项行动“绿盾2017”,重点查处了自然保护区内采矿、采石、工矿企业和核心区、缓冲区内的旅游与水电开发等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问题,发挥了震慑、警示和教育作用。
即知即改、边查边改,借督察之机,污染得到重拳治理,百姓关切的环境问题得以快速有力有序推进整改。同时开展的规范发展、技术改造,推动了行业、产业的整合、重组,呈现经济生态化与生态经济化新态势。
“散乱污”企业和低端落后产能在环境问题排查整治中被强制淘汰,全市关停企业949家(其中关闭散乱污企业414家、畜禽养殖535家),淘汰落后生产线6条;兆丰印染、长江玻璃等一大批污染大、能耗高的17家化工、印染等重点行业企业,通过技术革新、工艺优化、产品升级等综合手段,脱胎换骨,焕发新的活力;化工、造纸、印染等9个重点行业80家重点企业2017年底前全部实现达标排放;上市融资企业的环境问题排查整治中,推动华业香料公司臭气污染治理,在彻底解决困扰多年的污染扰民问题的同时,也为该公司进入证监会扶贫“绿色通道”扫清障碍,让企业轻装上阵。
一年多来,一系列治污组合拳成效明显,全市企业环境守法自觉和环境管理水平显著提高,环境质量明显改善。2017年,该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全省排名第4,下降0.4%,PM10全省排名第3;水质指数全省排名第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