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記者陳文智 寇剛報道: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要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科學制定規划,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依靠改革創新壯大鄉村發展新動能。兩會期間,如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舉全省之力加快振興隴原鄉村成為甘肅省出席全國兩會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
甘肅是我國農耕文明的重要發源地,改革開放以來甘肅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但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十分突出,特別是農業供給質量較低,農村自我發展能力弱,農民文化素質不高,縣域經濟發展滯後,城鎮化率僅為44.7%,75%的村是“空殼村”,鄉村振興任務異常艱巨。
兩會期間,甘肅省出席全國兩會的代表委員們一致認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具有划時代的里程碑意義。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統領“三農”工作,結合省情實際,下好鄉村振興戰略這盤大棋局,着力構建優勢產業體系、綠色生態體系、鄉村治理體系,加快振興隴原鄉村。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科學制定規划”。代表委員們表示,鄉村振興戰略具有長遠性和全局性,必須堅持規划先行,把規划放在首要位置,以科學的規划來引領科學發展,實現鄉村振興。
“脫貧攻堅,是鄉村振興首要任務,也是一項基礎性工作。”全國人大代表、臨夏州委書記楊元忠說。他認為,扶貧攻堅戰與鄉村振興戰略,都是建成全面小康社會、實現中國鄉村繁榮發展的必經之路。因此,要聚焦打贏脫貧攻堅戰,構建特色鮮明的優勢產業體系。
推進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核心。全國人大代表、甘肅省林科院油橄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姜成英說,甘肅自然條件多樣,發展特色農業得天獨厚,但草食畜、高原夏菜、優質林果、馬鈴薯、中醫藥、現代制種等特色產業沒有做強做大,油橄欖、花椒、百合等地方特色小品種沒有做精做優,最大制約是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缺乏有機銜接。
姜成英代表建議,在優勢產業體系上,要重點從用活用好各類產業基金、建設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強化農業區划布局和優勢產業带建設、抓好“三變”改革等方面發力,按照適度規模和適度競爭原則,切實提高現代特色農業發展水平。
“改革是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重中之重”、“發展‘互聯網+農業’,借助互聯網摸清市場需求,再以需求為導向有針對性地提供農產品的新模式。”、“鄉村振興更需要有作為的新農民,需要有一支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新農民隊伍”。與會期間,代表委員紛紛就鄉村振興戰略在甘肅如何進一步實施建言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