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官網 > 安徽 > 地市簡訊

合肥市廬陽區系列報道之一:合肥廬陽將擁有“最美科研聖地”

2018-04-11
來源:香港商報網

  【香港商報網訊】4月9日上午,合肥市廬陽區三十崗鄉柴沖村工作人員走進了鄭永能的家中,將“最美科研聖地”這個新名詞带給了這戶淳朴的村民——備受期待的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大科學裝置集中區(以下簡稱大科學裝置集中區)項目搬遷工作拉開序幕。據了解,為保障項目落地,該區將于近期完成三個行政村搬遷范圍內所有土地上的房屋搬遷工作,為全面推進全球“最美科研聖地”建設打下基礎。

  “最美科研聖地”,築夢三十里崗。大科學裝置集中區項目是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項目的重要組團之一,選址廬陽區三十崗鄉柴沖地塊,規划建設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綜合研究設施、大氣環境立體探測實驗研究設施等裝置。一期計划建設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綜合研究設施項目,總面積約1052畝,項目范圍涉及三十崗鄉風景、東瞿和柴沖等三個行政村、四個村民組,涉及房屋搬遷300多戶、1200余人。

  去年初,國家發改委和科技部復函同意安徽省建設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這是繼合蕪蚌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全面創新改革試驗省之後,又一科技創新國家戰略在安徽“落子”。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是國家級金字招牌,有利于疊加放大‘全創改’‘合蕪蚌’戰略平台效應,提升合肥和安徽在全國乃至全球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安徽省發改委負責人表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是國家創新體系的基礎平台,通過落子布局世界一流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有利于集聚國內外創新資源,匯聚培育全球頂尖研發機構和高水平研究團隊,開展多學科交叉研究,催生一批原創性、顛覆性技術,引領安徽始終走在科技創新前列。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聚焦能源、信息、材料、生命、環境、先進制造六大領域,着重解決重大科學問題,提升原始創新能力,催生變革性技術。中心預計將于2020年基本建成,2030年成為國際一流水平、面向國內外開放的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為我國科技長遠發展和創新型國家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在廬陽區三十崗鄉得到踐行。大科學裝置集中區的落戶成為對三十崗鄉村民的最好饋贈,三十崗鄉也成為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的最大“贏家”。“大科學裝置集中區開始搬遷的消息一出,村民們無不歡欣鼓舞,引以為榮,相信未來的日子更有盼頭啦。”三十崗鄉柴沖村村民鄭永能興奮地說,聽說年內大科學裝置集中區項目就開工建設,他願意带頭做第一個搬遷的“粉絲”,盼着三十崗鄉早日建成“全球最美科研聖地”。 (楊璨)

[責任編輯:肖靜文 ]
網友評論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