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官網 > 海南 > 本地新聞

宗教領袖博鰲暢談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2018-04-12
來源:香港商報網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吳軍暉、通訊員頓尋、樊舟、張焱報道: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 “宗教領袖對話”分論壇4月11日下午在海南博鰲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海南省佛教協會會長印順大和尚,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天台山桐柏宮主持張高澄道長,聖公會環南教會前主席、新加坡聖公會榮休主教周賢正,分別代表佛教、道教、基督教三大教派的宗教領袖展開對話。三位宗教領袖用他們的智慧與信仰發出了共同的聲音:各宗教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為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祈願行願,為推動中國宗教進一步走向世界作出新的探索和努力。

  這是繼2015至2017年博鰲亞洲論壇“宗教領袖對話”分論壇連續成功舉辦三屆之後,博鰲亞洲論壇第四次迎來宗教分論壇的舉行。博鰲宗教論壇正在成為連接中國與亞洲,中國與世界的“心”紐带。本次論壇主題為:行願大千,心手相連——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印順大和尚說,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正是我們宗教界在大千世界的所行之願,是發心之處,是心之所歸。四年來,來自世界各地、各宗教領袖之間互相溝通交流,以期凝聚共識、消弭分歧、尋求最大公約數,共謀民眾福祉,增進了各宗教、教派之間的理解與交流,取得了眾多共識,達成了一系列合作。讓人高興的是,我們發現,中國宗教界人士這幾年作為宗教使者,行走在“一带一路”上,推進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

  談到佛教在新時代的發展,印順大和尚說,佛教如果不能引領這個時代,適應這個時代,被時代淘汰是必然的事。所有的宗教都需要順應因緣,順應當時的環境和個體來解決具體問題。佛教兩千多年的歷史,就是順應因緣變化和社會需求不斷調整、豐富完善的過程,不斷吸收各方面的智慧來完善我們的體系,增強我們的社會能力,清晰地把握當下和未來,創造美好的生活。

  暢談宗教的包容性

  主持人問及宗教、文化、文明之間的包容性問題時,周賢正主教表示,包容的觀念有不同的層次,一種包容是我不得不接受大家,還有一種包容是聖經里談的,包容並不是你喜歡不喜歡,上帝造人就是意,這個意的觀念很特殊,聖經里面不分貴賤不分男女,大家都要包容,包容是一種責任。

  張高澄道長說,我們南宗有一個特點,南宗修煉,內心達到和諧之後就是一個非常包容的人了。南宗祖师中,有一個紫陽真人,他是最早提出來儒釋道三教歸一的。不同宗教的人是很容易走到一起去的,不管基督教還是伊斯蘭教等宗教,大家有時候碰到的問題都是一樣的,都是生活當中的一些小問題,我用我的方法解決,假如我的宗教沒有直接的解決方法,那麼我們也可以借鑒他山之石。

  印順大和尚表示,佛教是具有包容性的宗教。我想起愛因斯坦的一句話,“如果世界上有一個宗教不但不與科學相違,而且每一次的科學新發現都能夠驗證他的觀點,這就是佛教。”科學家歷經千辛萬苦攀登到科學頂峰,總會發現佛學大师在那里點頭微笑。

[責任編輯:肖靜文 ]
網友評論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