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官網 > 廣西 > 商報專稿

桂合浦:“中華文化八桂行”系列活動助推發展向海經濟

2018-04-24
來源:香港商報網

發布會現場

  【香港商報網訊】4月23日,記者從廣西北海市合浦縣舉行的“中華文化八桂行——走進合浦”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合浦縣將以文化專題講座、文化聯誼晚會、書畫展、資政建言座談會、現場筆會和采風活動等活動形式和內容,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古代“海上絲綢之路文化”,助推合浦大力發展向海經濟,服務國家“一带一路”建設。

  據介紹,合浦縣位于廣西南端,有308公里長的海岸線,是正史記載的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最早始發港。“千年古郡,絲路源頭,開放前沿,魚米之鄉,生態宜居”這20個字概括了合浦悠久的歷史、獨特的區位、優美的風光。合浦海絲文化遺存十分豐富,正積極參與聯合申報“海上絲綢之路”世界文化遺產,目前合浦漢墓群、大浪古城遺址和草鞋村遺址等3處海上絲綢之路遺產點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申報遺產點。

  會上,該縣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副縣長韓德金在致詞中表示,下一步,合浦把創建廣西特色旅游名縣、海上絲綢之路申遺等工作與這次活動充分整合起來,深度挖掘合浦的歷史、文化,把“海絲”文化、南珠文化、海洋文化、客家文學、月餅文化和“三雕”(角雕、貝雕和木雕)藝術等結合一起,建設有合浦地方特色文化,彰顯文化自信,並努力為合浦搭建好平台,通過舉辦“中華文化八桂行——走進合浦”大型系列文化活動,大力宣傳推介合浦。

  合浦縣文物局副局長、申遺中心副主任葉吉旺稱,多年來,合浦嚴格按照文物保護相關原則和申遺有關標准,加強保護管理和展示宣傳,紮實推進各項基礎工作,全力以赴抓好“海上絲綢之路•北海史跡”保護與申遺各項工作落實。60年來共搶救性的發掘了1200多座漢墓;2012年以來,整理了近400座漢墓出土的文物資料,完成對3個遺產點相關考古點發掘簡報和海絲研究成果的收集整理工作;2017年委托相關高校及科研機構開展八個課題研究。目前,大浪古城遺址保護展示、草鞋村遺址和手工作坊區保護及展示、合浦漢墓群文昌塔區文物保護等項目計划書已獲國家文物局審批。

  此外,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更是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西及北海一周年。“中華文化八桂行——走進合浦”系列活動是向全國人民展示合浦改革發展成果、精神文明風貌、美麗自然風光的難得機會。借鑒往屆“中華文化八桂行”的經驗,合浦全面鋪開“中華文化八桂行——走進合浦”活動的各項准備工作,努力譜寫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新篇章。(馨瑤、徐玉瑩)

[責任編輯:朱劍明 ]
網友評論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