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鄉村旅游節啟動儀式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杜林、宋璟報道:岸柳弄嬌黃,壟麥回青潤。4月29日,“水韻江蘇 秀美鄉村·來江寧織造幸福”2018江蘇鄉村旅游節正式在南京江寧啟動,今年的江蘇鄉村旅游節除了在江寧設立主會場外,還在鹽城大豐恒北村、泰州姜堰溱湖綠洲生態園分別設置了分會場,並且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實現主、分會場實時互動。
啟動儀式上,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胡萬進致辭。他表示,2017年南京旅游總收入達2169億元,全年接待游客1.22億人次,南京已經成為全國旅游、休閑、觀光、休假的重要目的地。江蘇省金牌導游就江寧鄉村旅游特色產品進行推介,南京市旅游委主任金衛東宣布“市民游鄉村 感受新南京”系列活動全面啟動。
在啟動儀式上,江蘇省旅游局正式推出“江蘇人游江蘇”2018年首批精品線路。
今年江蘇省旅游行業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和“自下而上、自願申報、逐級審核、好中選優”的方式,積極開展江蘇省“鄉村振興旅游富民先進村”候選單位推薦活動,評選出了一批引領強、影響廣、成效好、口碑佳的“鄉村振興旅游富民先進村”,並在啟動儀式現場進行了公布。
此次活動由江蘇省旅游局主辦,南京市人民政府支持,江寧區人民政府、南京市旅游委承辦。活動主題是,發展鄉村旅游,助力鄉村振興。省政府相關領導、省旅游委員會部分成員單位領導和省旅游局領導、相關處室部分人員,南京市、江寧區領導、各設區市旅游局(委)負責人、重點鄉村旅游區負責人和鄉村富民惠民先進村負責人以及省內及周邊省份重點媒體記者400余人參加此次啟動儀式。
在泰州姜堰啟動儀式會場進行了四星級鄉村旅游區、江蘇省自駕游營地、江蘇省工業旅游區、江蘇精品旅游度假酒店授牌,姜堰區旅游產業發展 “十百千萬”工程創建單位宣讀倡議書、《江蘇鄉村發展典型案例》贈書儀式。
在鹽城大豐,現場推介紹恒北鄉村旅游情況以及《江蘇鄉村發展典型案例》贈書儀式。
在最後的啟動儀式上,三地進行了同時啟動。在主會場,隨着領導和嘉賓共同在茶盅前注入黃龍峴山泉,以沖泡一壺春茶的金陵特有待客方式,啟動“水韻江蘇秀美鄉村·來江寧織造幸福”2018江蘇鄉村旅游節。
江寧:鄉村旅游跑出生態經濟加速度
春天的黃龍峴薔薇花開正盛,茶園融入青山綠水間,茶香花香醉人。2018江蘇鄉村旅游節4月29日在這里拉開帷幕。近年來,南京江寧區圍繞創成首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大力發展鄉村休閑旅游,跑出生態經濟加速度。2017年全區鄉村旅游接待游客突破1000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49.88億元。

湯山七坊,孩子體驗磨豆腐的樂趣
湯山郄坊村過去是遠近聞名的手工藝人村,經過系統提升,成為游客鄉村度假游的好去處。打鐵、磨豆腐、榨油、漏粉絲、做糕點……湯山七坊美名遠播,“後備箱經濟”更带動當地村民創業致富。油坊業主潘永寶告訴記者,家里從祖父輩開始就榨油,一直傳承到自己手上,過去榨油一個月收入僅3000-4000元,如今油坊既在線上線下同步銷售,還拓展了游客榨油體驗項目,目前自己每月收入在萬元以上。
近年來,江寧區實施“盆景變百花園、農村變大景區、大學生變創業者、農民變富裕戶”的“四變”工程,嵌入文化、創意、體育、休閑等新元素,先後打造了黃龍峴+茶文化、大塘金+婚慶甜蜜產業、石塘人家+互聯網創客、湯家家+鄉村民宿等一批新業態,拉長“鄉村旅游+”的產業鏈。在黃龍峴,52戶人家有46戶都在經營農家樂,年創收入由最初的萬元戶均收入迅速增長到40-50萬元。自2013年4月試運營至今,黃龍峴茶文化旅游村已接待游客達400多萬人次,實現綜合收入1.1億元;在湯家家,幾十家民宿各具特色,一年單個房間產值最高可達12萬元;在石塘人家,2017年接待游客120萬人次,綜合收入達到1億元。
2017年,江寧全區316個規划保留村累計建成220個,建設覆蓋率達到70%,創建省市級以上美麗鄉村總數124個,其中,黃龍峴、石塘人家、大塘金、周村等一大批村莊榮獲國家級榮譽的美麗鄉村典范。以生態經濟為核心的西部美麗鄉村示范區430平方公里基本建成,以水鄉田園為特色的中部美麗鄉村示范區核心區框架初具雛形,南部片區打造具備江南山村特色的生態“氧吧”集聚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