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記者吳軍暉報道:5月3日,2018中國傳統村落保護(海南)高峰論壇在儋州市福朋喜來登酒店隆重開幕。來自全國各地的150余位知名專家、學者及業界嘉賓圍繞“挖掘傳統村落文化,尋求新形勢下古村落的發展方向”這一主題,共同探討中國傳統村落保護現狀、困境和出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留得住青山綠水,記得住鄉愁”的重要講話精神,以求更好地促進傳統村落的保護與開發。
中國民協党組書記、駐會副主席、秘書長邱運華致辭
中國民協党組書記、駐會副主席、秘書長邱運華;海南省文聯、作協党組書記、省文聯主席孫蘇;儋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溫龍;住建部原司長、教授李先逵;北京大學教授何文義;國務院研發中心副研究員黃斌;復旦大學教授杜曉帆;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朱啟臻;琼台復興計划首席專家張繼焦;海南省休閑產業智庫首席專家陳海洋等領導及嘉賓參加了本次高峰論壇。
10多年前,馮驥才等一批專家、學者在西塘發出了保護傳統村落的《西塘宣言》,呼籲保護傳統村落。10多年來,保護傳統村落逐漸成為社會共識,特別是隨着城市化的不斷推進,人們對傳統村落保護的迫切性不斷提升。在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宣布党中央決定支持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在這重要的時間里,我們在歷史文化名城儋州舉辦“2018中國傳統村落保護高峰論壇”,共同探討傳承發展傳統村落文化與鄉村振興的關系,探究新形勢下美麗鄉村建設新途徑,意義非同尋常。
海南省文聯、作協党組書記、省文聯主席孫蘇致辭
海南省文聯、作協党組書記、省文聯主席孫蘇談到,對于海南來說,傳統村落的保護與發展不僅是響應了國家的鄉村振興戰略,更是建設美好新海南的重要一環。同時召開本次論壇有四大意義:“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這是城鎮化的要求,更是傳統村落保護與發展的中心思想所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党的十九大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後深度解決“三農”問題制定的重大決策;傳統村落的保護與發展有助于推進全省的全域旅游工作;今年是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三十周年,論壇將系統地對外展示儋州乃至全省在傳統村落保護、美麗鄉村建設及城鎮化建設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和做出的貢獻,為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紀念活動添彩。
儋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溫龍致辭
儋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溫龍致辭說到,儋州市在大力發展美麗鄉村建設、改善村容村貌的同時,還注重挖掘傳統文化內涵,如鄉愁文化、村莊的民俗民風文化,通過對鄉愁文化和民俗文化的挖掘,建設獨具特色的美麗鄉村,用獨特的文化載體打造旅游特色,带動農民致富。同時以“鄉風文明”為中心,充分挖掘和保護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築等農村物質文化,實施傳統村落保護規划。
中國民協党組書記、駐會副主席、秘書長邱運華認為,我們要深入研究傳統村落保護和發展與鄉村振興戰略、與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文明保護區建設的關系,從學術研究和工作實踐等不同方面努力探索傳統村落保護發展對推動鄉村振興戰略、促進海南經濟社會和諧發展的新模式,在系統梳理傳統村落文化資源的基礎上,通過整合、融匯、轉化、傳播等多種手段,有效地促進傳統村落文化資源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走出一條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路子,使海南的傳統村落成為展示中國風范、中國氣派、中國形象的靚麗名片,為全國傳統村落保護和發展作出示范和表率。
在本次論壇上,李先逵教授、何文義教授、副研究員黃斌、杜曉帆教授、朱啟臻教授、琼台復興計划首席專家張繼焦、海南省休閑產業智庫首席專家陳海洋等均對村落保護做了主旨演講。
此次高峰論壇由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海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和中共儋州市委宣傳部聯合主辦,中國文聯民間文藝藝術中心、海南省民間文藝家協會、網易海南共同承辦,儋州市文體局、海南東坡書畫院、中旅遠洋旅游發展有限公司協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