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地標級美食街區 江安中路(陳強攝)
改造升級後的龍潭灣社區江安中路(陳強攝)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郭代勤、通訊員陳強報道:5月23日,記者從都江堰市委宣傳部獲悉,都江堰市奎光塔街道龍潭灣社區的江安中路在背街小巷環境整治提升工作中,已從一條典型的問題型背街小巷,變身成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都江堰的地標級美食街區,成為廣大市民和游客聚會就餐的首選地之一。
問題型背街小巷,是城市精細化管理和服務的重要標尺,作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和雙遺之城的都江堰,不僅需要光鮮亮麗的城市大道“面子”來迎接游客,更需要整潔舒適的背街小巷“里子”來改善市民生活環境。
龍潭灣片區地處奎光塔街道,緊鄰都江堰市重要古建築“觀鳳橋”,西起江安河畔,東臨走馬河岸,北至江安西二街、江安西三街,南達青城路。區域內共有街巷9條,街區面積約0.23平方公里。
“當時,這條街巷非常冷清,很多商家都被住戶投訴反映整改過,生意非常難做,多家新店開業不到2個月就被迫虧損停業,很多商家都選址去都江堰其他繁華商圈開店了,現有的商家也逐步遷址離開”,一直在江安中路經營飯店的陳娟說。以前,江安中路龍潭灣美食街存在有商業氛圍不濃、店鋪裝修整體缺乏設計感、餐飲種類重復,加之,都江堰很多新開街區優惠政策喜人,江安中路龍潭灣美食街慘淡商氣,一度形成多骨諾牌效應,消費者也不願意到江安中路的龍潭灣美食街來消費。
負責街巷管理的社區干部杜勇說,造成商家與業主鄰里產生矛盾原因,責任不應全部歸咎于商家,更在于街巷沒有規范的管理標准,對商家入住、開業是否符合條件沒有一套嚴格的程序。面對江安中路龍潭灣街區的窘境現狀,街道先後召集商家和業主進行了十多次的交流座談,聽取大家對江安中路龍潭灣美食街的建議,快速形成了“眾籌”出資的街區提升改造思路,采取“街道出資一部分、社區出資一部分、商家自籌一部分、市級部門和社會資助一部分”的眾籌資金模式,聘請專業商管公司進行規划實施改造提升。
改一點不見成效,大改又沒有足夠資金,面對這種兩難抉擇,街道決定用3年時間分三批次逐步提升改造,既可以減少籌資的難度,也可以確保街區提升穩步推進。從2016年至今,龍潭灣美食街先後眾籌資金100多萬元,分別實施安裝了牆面燈和行道燈增設,店招美化和室內裝修改造;同步,街道還實施街區爛尾圍牆的美化和文化挖掘,增添了彩繪文化牆體和全市優質本地企業商家的展示牆,引領全市優質企業商家聚焦龍潭灣,並且引導商家自行組建商會,出台規范的街巷管理標准,對新增商家的店招和裝修進行了嚴控嚴管,對現有商家進行逐步提升改造。
經過三年的提升改造,奎光塔街道龍潭灣社區的江安中路不僅提升了街區的美感和氛圍,還可以悠閑的在街面享受自然環境的親近,休閑聚會的情調味更足。而江安中路龍潭灣美食街在成都周邊區(市、縣)具有較高知名度,也是都江堰市民和游客聚會首選的美食街之一。
“街道商業氛圍越來越好,生意也越來越好,可能有時消費者還要排隊等候就餐。不僅當地市民喜歡來龍潭灣就餐,而且很多游客都會問到而來,像孫楠、王志文等一些知名影星和歌手都曾來到這里就餐,如今,算得上都江堰地標級的美食街區了。” 陳娟高興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