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官網 > 四川 > 本地新聞

楊克寧:將把大會精神带回去落實好 推動阿壩發展再上新台階

2018-03-07
來源:香港商報網

全國人大代表、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州長楊克寧接受記者采訪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梅超報道:3月5日上午,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6日,在四川代表團小組討論間隙,全國人大代表、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州長楊克寧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李克強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通篇貫穿了為人民服務,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彰顯了不忘初心的為民情懷、敢于擔當的歷史使命、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是一個迎得掌聲最多、最接地氣、人民最滿意的朴實無華的好報告,他完全擁護和贊同。

  報告可以用“全、新、實”三字來概括認識

  楊克寧代表說,為什麼說全?報告全面回顧了過去五年的工作,全面總結了取得的可喜成績,全面安排了2018年工作。報告全到對“五位一體”和“四個全面”的貫徹落實,細到舊房電梯的安裝、網絡流量資費的大幅壓減。凡是事關党的戰略部署、政府的職能職責,人民的吃穿住行,無一落下,不可謂不全。

  為什麼說新?報告通篇貫穿了社會新時代、經濟新常態、發展新變革等新的情況,貫徹落實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取得的成績日新月異,未來的發展欣欣向榮,前景一片光明。對新時代、新思想、新情況掌握的十分透徹,不可謂不新。

  為什麼說實?報告數據反映詳實,總結成績實在,查找問題精准,工作安排到位。特別是報告提到,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30%,充分展現了一個負責任的大國情懷,這是實實在在的成效。一切成績都是干出來的,為人民干事是天職,不干是失職,這是腳踏實地的擔當。群眾辦事力爭做到“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一樹一葉總關情,這是對群眾最美的承諾,不可謂不實。

  報告在總結過去5年工作中體現出了四個亮點

  “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在總結過去5年工作中體現出了四個亮點。”楊克寧代表告訴記者,一是創新發展立新功。被稱為中國新四大發明的“高鐵、支付寶、共享單車和網購”,引領了世界的潮流,特別是高鐵技術舉世矚目。載人航天、深海探測、大飛機等重大創新成果不斷涌現,我國已經成為創新的沃土。

  二是生態建設見實效。生態建設提升到政治的高度,舉國重視,全民參與,整治力度之大,徹底扭轉了過去為了發展不惜破壞生態的不良局面,生態環境逐步好轉,天更藍、水更清,人民吃的更生態、住的更環保,生活的更舒心了。

  三是民生福祉大改善。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更加牢固,中央財政五年投入專項扶貧資金2800多億元,減貧6800多萬人,這是世界脫貧史上前所未有的壯舉。保障性住房越來越大,棚戶區改造越來越廣,教育醫療越來越好,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越來越多了。

  四是党的領導更有力。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成為指導未來發展的重要思想,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党中央領導地位牢固樹立。人民群眾的意識形態也發生了很大轉變,全國上下也充分認識到,中國共產党才是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征,只有中國共產党才能發展好中國,中國共產党才是带領大家實現現代化強國的核心力量。

  楊克寧代表說,總理在安排2018年工作中有三個最大特點:一是以人民為中心,處處體現了為人民服務的情懷;二是對政府部門提出了嚴格要求,為人民干事是天職,不干是失職;三是把供給側結構性轉移由量到質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更加注重高質發展。

  向大會提出兩點建議和請求望給予大力支持

  “過去五年,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的五年,也是阿壩‘跨越追趕、奮力爭先’的五年。在党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和親切關懷下,我們堅定不移抓發展、千方百計惠民生、全力以赴夯基礎,全州綜合實力顯著增強、民生福祉大幅提升、社會大局持續穩定。”楊克寧代表如是說。

  楊克寧代表告訴記者,2017年,阿壩州在連續遭受茂縣“6·24”特大山體滑坡、九寨溝“8·8”地震等大災重創的情況下, 4個縣成功摘帽、239個村順利退出、3萬貧困人口穩定脫貧,貧困發生率下降4個百分點;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30264元、11751元,分別是2012年的1.4倍、2倍。這些成績的取得,充分體現了党中央、國務院對阿壩的特殊關愛與鼎力支持,充分證明了只有祖國強盛、民族團結、社會穩定,藏區發展才有堅強后盾和可靠保證。

  楊克寧代表說,今后五年,是阿壩州綠色發展駛上快車道、脫貧攻堅進入決勝期、社會治理跨過轉折點的戰略機遇期。阿壩州將全面深入貫徹落實党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政府工作報告》的安排部署,緊緊圍繞“加快建設三區一中心,推動七個方面主要工作走在全國民族自治州前列”總體目標,紮實推進促改革、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保穩定各項工作,努力在建設美麗新九寨、打贏脫貧攻堅戰中樹立“阿壩典范”,在深化改革創新、加速綠色崛起中走出“阿壩之路”,在推動鄉村振興、促進協調發展中創造“阿壩經驗”,在強化生態建設、維護和諧穩定中作出“阿壩貢獻”。

  “阿壩既是少數民族地區、邊遠革命老區,也是深度貧困地區、生態脆弱地區。作為一名來自阿壩的全國人大代表,特別關注‘脫貧攻堅’‘生態建設’‘鄉村振興’‘區域協調’‘民生改善’等方面的內容,對于這些工作,報告都作出了詳細、具體的安排,為阿壩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楊克寧代表告訴記者,會后,他將把大會精神带回去,做好學習宣傳的“示范者”、貫徹落實的“推動者”、創新實踐的“引領者”,努力把會議精神落實到各個領域、各項工作中去,推動阿壩發展再上新台階。

  在回答記者提出的此次的“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带來了哪些建議”的問題時,楊克寧代表說,带來了兩點建議和請求:一、阿壩州是長江黃河上游重要生態屏障和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保護建設任務十分繁重。為此,請求:一是盡快出台濕地生態補償辦法,健全流域上下游生態補償機制。二是進一步加大政策、項目、資金傾斜力度,在阿壩州啟動森林質量提升、長江經濟带重大生態修復、第二批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工程試點,支持岷江—大渡河上游地區生態修復等重點工程建設,提高森林撫育、退耕還林(草)、干旱河谷治理等生態工程建設補助標准。

  二、阿壩州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青藏高原東南緣,地理位置特殊,交通十分不便。長期以來,落后的交通已成為制約全州經濟社會發展的最大瓶頸。為此,請求:一是加大成蘭鐵路、汶馬高速、綿九高速等重大工程建設力度。二是加快久治至馬爾康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力爭早日開工建設。三是在“十三五”期間規划建設汶川至川主寺至若爾蓋與甘肅交界處高速公路、紅原安曲鄉至松潘縣尕里台高速公路、馬爾康至丹巴界高速公路。

[責任編輯:肖靜文 ]
網友評論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