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記者劉洗涌、特約記者趙瑞龍報道:5月23日,文化和旅游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發布第一批國家傳統工藝振興目錄。其中,邵陽市有4個項目被列入,分別為邵陽藍印花布印染技藝、寶慶竹刻、花瑤挑花、灘頭木版年畫繪制技藝。
據悉,首批國家傳統工藝振興目錄共列入全國383項傳統工藝,重點選取具備一定傳承基礎和發展前景,傳承人群較多,有助于發揮示范带動作用,能夠形成國家或地方品牌的傳統工藝項目。
邵陽藍印花布源自遠古時代苗族、瑤族人的“闌干斑布”和“蠟纈”。又稱豆漿布,是一種用石灰豆漿防染花靛藍色的雙色布,分藍底白花和白底藍花兩種,具有染而不褪,耐洗耐曬,紋形圖案愈洗愈明的特點。深重的藍,純淨的白,質朴的色彩,古拙的紋樣,顯現出濃烈的鄉土氣息。
寶慶竹刻是從實用竹器工藝中脫胎出來的一種集觀賞、實用于一體的傳統雕刻藝術。寶慶竹刻的雕刻技藝種類齊全,題材豐富,手法別致。寶慶竹刻的歷代大师們擅長于將自己高超的藝術表現技巧與文人的審美情趣和中國古典書畫的意境融會貫通,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文化內涵。
花瑤挑花是隆回縣虎形山瑤族鄉花瑤的一項獨特的手工技藝,自漢代興起以來,挑花就成為所有花瑤女子一生的必修之課(男人不挑花),花瑤挑花全憑花瑤女子一雙慧眼和巧手,循土布的經緯進行徒手操作。其立意巧妙,布局合理,圖案古朴繁雜,左右對稱,體現出濃厚的民族特色和鄉土氣息,加之針法精細,每件作品都是唯一,極具收藏價值。奉雪妹被譽為瑤鄉挑花之王,其與徒弟共同創作的《獅嘯山林》,曾在文化部舉辦的“中國民間藝術一絕大展”中獲得銅獎,2003年又獲“中國首屆文物仿制品暨民間工藝品大展”金獎。2007年6月5日,奉雪妹被認定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花瑤挑花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並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26名代表性傳承人名單。
灘頭木版年畫是隆回縣灘頭鎮的一種獨特手工技藝,也是湖南省惟一的手工木版水印年畫,灘頭木版年畫用色奔放,橘紅色奪目,大色塊的橘紅、淡黃、玫瑰紅與群青、鈷藍、翠綠、煤黑等同類色、近似色搭配,大小面積有機分局。線條流暢圓潤,細而富于力度,尤其是在刻畫人物眉毛、胡須、衣带的飄動時,運動感強,裝飾味兒濃。1994年,國家文化部舉辦“中國民產間美術一絕展”,灘頭木版年畫獲銀獎。2003年,在中國首屆文物仿制品暨民間工藝品大展中,灘頭木版年畫獲中國傳統工藝品金獎。
邵陽市此次入選的項目均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目前,該市有國家級傳統技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6項,涵蓋雕刻、編織印染、手工技藝等。此次4個非遺項目列入國家傳統工藝振興目錄項目,將有力推動該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類項目的傳承和發展,促進傳統工藝在現代生活中煥發新的生機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