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記者吳敏 通訊員謝光明報道:位于安徽祁門的牯牛降留給世人的,不僅僅是秀麗的風光、充裕的負氧離子,更在于其內生的鄉土氣息和對徽州文化的挖掘與傳承。近年來,牯牛降風景區始終致力于深挖徽州傳統文化內涵助推旅游發展,把文化傳承貫穿到景區的發展中,着力打造具有活力和內涵的文茶旅基地。
“太有意思,我今天終于親身體驗到古代印刷術了。”來牯牛降旅游的張先生一家來自休寧,他們的兒子非常興奮地舉着自己在牯牛降徽州正言雕版傳習所印刷的一張生肖龍的宣紙說,“原來徽州還有這項著名的印刷技藝,而且吳正言還是休寧人,此前我竟然對自己的傳統文化正言雕版一無所知。”
近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揚州刻印社張永林副社長和北京故宮博物院、著名古籍修復專家張旭光,以及南京非遺學院戴學彥教授在牯牛降風景區徽州正言雕版傳習所義務向游客講解徽州雕版印刷歷史,現場傳授雕版刷印技藝,引來許多游客興致勃勃地參與其中。
古代徽州,商業手工業發達,經濟文化繁榮,刻書業很興盛,涌現過一大批民間畫师雕版藝人,創造了在我國美術史上居于不朽地位的徽派木版畫。徽州正言雕版為明末清初著名畫家、印刷家,休寧縣的吳正言在南京所創,距今已有300多年。隨着現代激光照排技術的興起,活字印刷的市場空間越來越小,徽州雕版技藝面臨失傳的風險,已被正式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北京榮寶齋、南京非遺專科學院、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單位揚州廣陵古籍刻印社等外地單位是徽派木刻藝術的繼承與發揚者。
牯牛降旅游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楊紅兵先生是個商人,但更是一個文化人,他為人謙和,不但書法寫的非常好,對徽州傳統文化和祁紅茶文化也頗有研究。為了傳承傳統文化,延續徽州雕版技藝,早在前幾年,楊紅兵就積極聯系南京非遺專科學院、揚州廣陵古籍刻印社等單位,致力將徽州正言雕版技藝 “請回家”,成立 “徽州正言雕版印刷傳習所”。
文化和旅游是國家規划的重頭戲,牯牛降風景區對徽文化的傳承是用心的,所走的路子也是正確的。為了傳承徽州文化,牯牛降重視文化內涵,將工作做戲做精,布置課堂,開設“耕讀傳家”研學課程,多次請來專家和教授授課。在把徽州傳統雕版技藝“請回家”的同時,大力發展其他傳統文化,建立一整套保護與傳承體系,比如舉辦各種文化交流活動;引入省非遺項目祁門“字豆糖”落戶;規划重建善慶禪院;2013年,楊紅兵就前瞻性地依托牯牛降生態環境優勢,進行茶旅產業融合,成立祁紅莊園投資有限公司,目前已發展為總面積達2000畝的大型茶葉基地。近日,祁門牯牛降被省教育廳授予“安徽研學旅行實踐基地”稱號。
通過這種具體化,形象化的文化傳承,牯牛降讓來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在欣賞牯牛降美好景色的同時,更感受到徽州博大文化的體驗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