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國際關系專家杜甫溫參觀東湖綠道(攝影 龐新玉)
海外大V們集體騎行體驗美景(攝影 楊夢蝶)
韓國大V中韓營銷協會(KCMA)會長慎云哲展示糖牛(攝影艾濤)
【香港商報網訊】5月28日,“綠色長江新動能·海外大V看武漢”參訪團走進武漢東湖綠道、磨山楚城和楚河漢街,從生態、文化等角度去感受一個多彩的武漢。
來到東湖邊,海外大V們乘坐小型電瓶車沿着東湖綠道徐徐前行,遇到特色景觀,便下車步行踏訪。在“湖光序曲”參觀點,澳大利亞國際關系專家杜甫溫對湖邊的這片濕地看得特別仔細,總是抓住機會就向身邊的工作人員詢問。據了解,杜甫溫在迪肯大學教授傳播學及國際關系等課程,在“一带一路”、中澳關系、國際教育合作及旅游發展等方面有較為深入的研究。
了解到東湖綠道是中國首條城區內5A級旅游景區綠道后,杜甫溫表示:“東湖綠道的規划很好,綠色無處不在,讓市民有了親近自然的城市‘生態綠心’。
來到“磨山挹翠”參觀點,當得知除了步行、坐電瓶車,還可以選擇騎行參觀時,海外大V們都興奮起來,要求騎車逛楚城。德國著名自由撰稿人魯道夫騎着自行車,十分高興。他表示,這種粗輪胎的自行車很好騎,騎起來一點也不費勁,一邊騎車,一邊看看綠樹成蔭的湖邊美景,還能順路了解楚城的文化內涵,真的非常棒。
此時,在磨山景區,工作人員彭仲正熱切地等待烏克蘭知名畫家蓮娜·雅洛明科·劉的到來。雖然蓮娜·雅洛明科·劉以前沒有來過武漢,但是在家里作畫時,她看到了一張磨山櫻花盛開的照片,被這一片粉色所吸引,此次來到武漢,她特地為武漢創作了一幅以櫻花為主體的油畫。
在碧水藍天的包圍之中,海外大V們從磨山碼頭登上東湖游船,穿過水天一色的東湖湖面,來到武漢最長的文化步行街——楚河漢街。
在楚河漢街,每天都有不同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表演,如楚劇表演、泥人叫賣。其中,木色的魯班鎖吸引了德國著名自由撰稿人魯道夫的眼球。魯班鎖起源于中國古代建築中首創的榫卯結構,不使用釘繩等連接物,可以自由拼裝和拆解。
韓國大V中韓營銷協會(KCMA)會長慎云哲,則在楚河漢街收獲了自己專屬的禮物,民間手藝人用麥芽糖給他現場制作了一頭金黃色的生肖牛。慎云哲說,在韓國也有十二生肖的說法,他是1973年出生的,從小就知道自己屬牛,如今在楚河漢街這條獨具文化品位的商業步行街上,能夠拿到純正的手工藝糖畫,而且還是一頭栩栩如生的牛,真是太有意思了。(杜一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