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記者冀文嫻報道:日前,中共吉林省委十一屆三次全體會議召開。全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聽取和討論了省委書記巴音朝魯受省委常委會委托所作的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了《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關于以數字吉林建設為引領,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和全會決議。省委副書記、省長景俊海對《意見》作了說明。《意見》提出,數字吉林建設將着力推進“五大任務”、實施“十大工程”、落實“十大工作舉措”,把“數字吉林”打造成吉林省新的亮麗名片。
抓住數字經濟機遇 深化高質量發展內涵
將習近平高質量發展思想,與其對吉林提出走振興發展新路的要求結合在一起,其令人期待的 “化學反應”需要一個“催化劑”。這個催化劑便是吉林省今年以來篤定謀划的建設數字吉林。
當今世界已步入數字經濟新時代。全會指出,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提出一系列重大舉措,推動網信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形成了習近平網絡強國戰略思想。十九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對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作出一系列戰略部署,強調要抓住信息化發展歷史機遇,加快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讓人民群眾在信息化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這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新要求,為數字經濟引領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思想指導和行動指南。
以數字吉林建設為引領,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動高質量發展,是吉林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十九大精神的重要舉措,是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的必然選擇,是推動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發展的必由之路。全會要求,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核心,堅持創新驅動、市場主導、重點突破,促進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運用大數據提升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促進保障和改善民生,形成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的新產業、新動能、新模式,打造數字經濟新增長極。到2025年,實現數字基礎設施服務水平、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水平、數字經濟發展水平、數字惠民水平顯著提升。
強化數字“五功” 打造吉林振興新名片
全會強調,推進數字吉林建設,必須着力推進“五大任務”、實施“十大工程”、落實“十大工作舉措”,既堅持產業數字化,做到“有中生新”;又堅持數字產業化,做到“無中生有”。
數字經濟前景無限、關聯廣泛,數字吉林建設將強化“五功”,讓數字+吉林優勢煥發出強大新動能。一是在“融合”上下功夫,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與制造業深度融合,以智能制造為特色和突破口,加快汽車、石化、軌道客車等重點制造領域裝備數字化、智能化;與農業深度融合,以數字化塑造現代農業三大體系,着力培育網絡化、智能化的農業新業態、新模式;與服務業深度融合,發展數字化服務、數字化貿易、數字化消費。二是在“改革”上下功夫,運用信息化、數字化手段促進放管服改革和“只跑一次”改革,大力發展數字政務。加大數字惠民工作力度,加快推進民生服務信息化平台建設,紮實開展數字扶貧,着力解決優質民生服務供給不足、分布不均等問題。抓好事涉數字吉林建設的改革事項,打破“信息孤島”,推進共建共享。三是在“人才”上下功夫,着力培養、引進、留住、用好數字人才和團隊,夯實數字吉林建設的人才基礎。四是在“安全”上下功夫,積極營造安全清朗的網絡環境,切實築牢數字安全的防火牆。五是在“落實”上下功夫,各級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視、主動作為,全力推動數字吉林建設各項任務落實。積極營造建設數字吉林良好氛圍,大力宣傳數字吉林建設的重大意義和實踐成果。把“數字吉林”打造成吉林省新的亮麗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