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网讯】占地900多平方米的厂房内,70余台自动化缝纫设备整齐排列,一边是咚咚锵锵的“穿针引线”,一边是有条不紊的“来来回回”,几块看似毫不相干的布料被分发到工人手中之后,片刻就变得有模有样起来。门口的一辆箱式货车也整装待发,送往80公里外的洛阳总厂进一步加工……这是7月15日记者在河南省汝州市王寨乡大剌湾村扶贫车间看到的一幕。
正在聚精会神操作缝纫设备的大剌湾村贫困户张攀峰是这座车间40多名工人的一员,“多亏了驻村工作队,俺在外打工多年,没想到有一天能在家门口上班,以后再也不用在外想孩子想的掉眼泪了!”张攀峰感激地说。
地处“虎狼爬岭”的大剌湾村土地极为贫瘠,庄稼基本上“望天收”。张攀峰告诉记者,丈夫早逝、独自拉扯2个孩子的她生活过得十分艰难,无奈之下,自己只能抛下2个孩子外出打工讨生活。
而彼时的汝州市超强鞋业有限公司只是一家依靠上游公司资源将鞋制品进行初级加工,赚取低廉差价的农村小作坊,一间农舍,剪刀改锥若干、一捆棉线和三架缝纫机,就是作坊仅有的“固定资产”。“那个时候我们的成品率很低,上游公司几乎没人愿意把活儿交给我们,即使好不容易拉来了活,也总是被押账,资金无法周转。”总经理唐向雷苦笑着说。
转机出现在2016年。汝州市城市管理局成为了大剌湾村的帮扶责任单位,经过多次调研,结合大剌湾村的贫困户实际情况,决定将唐向雷的作坊作为大剌湾村的扶贫主导产业进行转型升级。从企业资格申报、选址到落地,汝州市城管局政策引导全程推进,一个政策支撑体系为唐向雷的作坊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同时,为弥补公司注册成立之初资金短缺的问题,驻村工作队又积极联系金融机构,为其担保取得贷款,用以购置更加先进的缝纫设备。
2017年7月,汝州市超强鞋业有限公司注册成立,一个曾经低矮的小作坊嬗变为注册资金600万元人民币的中小企业,成为汝州市第一个投入生产使用,并持续增加效益的“致富车间”。“家门口式”的务工让大剌湾像张攀峰一样的贫困户靠自己勤劳双手,足不出户就能脱贫致富。
“在这里上班的工资既可以按天结取,也能把工资当做股权置入,俺选的是后一种,这个企业以后也是俺自己的,俺要和乡亲们一起把我们的‘超强鞋业’做大做强。”张攀峰信心满满地说。
“打赢脱贫攻坚战,企业也得尽一份力。下一步,我们将从扩大规模、提高生产、提升质量、创建品牌这4个方面长远规划,探索把初级加工转变为成品制作的路子,带动更多贫困户参与进来!”谈及下一步打算,唐向雷这样说到。(通讯员 吴改红 高浩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