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記者吳敏、通訊員葛旭芳 胡心亭 徐龍威報道:日前,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計划”第30屆國際協調理事會上,黃山被批准加入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絡,成為安徽省首個世界生物圈保護區。至此,黃山成為全球首個集世界生物圈保護區、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世界地質公園于一身的自然保護地,中國首家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名錄遺產“三冠王”的風景名勝區,也是目前我國唯一以風景名勝區為主體成功申報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的區域。
黃山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地處皖南山區腹地,是中國東南部南岭山脈余脈的中低山丘陵地带。保護區總面積為42558.48公頃。包括黃山風景區和與景區毗鄰的12行政村及1個國有林場,總人口24782人。獨特的地質地貌和氣候條件孕育並保護了黃山令人矚目的生物多樣性。黃山保存了大面積的天然森林植被、豐富的植物群落類型和完整的垂直带譜,成為重要的種質資源基因庫,是世界動植物研究的熱點區域之一。
保護區有2385種高等植物和417種脊椎動物,以全國0.044%的陸地面積,分布着全國6.92%的植物物種和9.55% 的動物物種,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確定為世界108個生物多樣性分布中心之一,被認定為中國33個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之一(黃山-懷玉山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
記者了解到,2014年,UNESCO三大名錄遺產(世界遺產地、世界生物圈保護區、世界地質公園)主管機構首次齊聚中國黃山,黃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在座談交流中提出,基于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完整性的保護,以及管理力量和技術的整合,黃山能否嘗試探索創建UNESCO“三冠王”名錄遺產地。這一提議得到了UNESCO積極響應。隨後,黃山市專門成立了創建工作領導組,以黃山風景區管委會和黃山區政府為聯合創建主體,按照申報程序逐步推進各項申報工作:先後完成資源本底調查、功能區划分、《黃山生物圈提名表(中、英文版)》撰寫及審定、《黃山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發展計划(2017-2026)》編制及審定等。通過逐級申報,今年上半年,MAB國際諮詢委員會通過嚴格評審,認為黃山已具備加入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絡的條件,並向此次大會建議批准黃山為世界生物圈保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