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8月8日13時,“改革開放40年振興東北看龍江”采訪團一行30人走進大慶市肇州縣,在該縣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羅曉兵带領下,頭頂烈日鑽羊舍、進車間……他說:“我是本土成長起來的干部,我了解肇州,過去房屋高低不齊、設施簡陋。雨后的路面一片泥濘,如今樓房與硬化水泥地成為了標配。當年烈日炎炎蹲在地里辛勤勞作的人也許永遠無法想象,如今只需開動機器,便可以輕松種植……”
肇州工業開發區
40年的風云激蕩,40年的滄桑巨變。改革開放以來,肇州縣244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到處充滿着改革的生機,到處洋溢着發展的激情。肇州縣干部群眾用智慧與汗水,堅定而又自信地攜手奮進,共同譜寫自強不息的壯麗史詩。已由昔日的農業小縣、工業弱縣、財政窮縣,迅速成長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全國農業標准化示范縣”……一個“富強、文明、發展、和諧”的新肇州在世人面前崭露頭角!
奮進的源頭來自改革開放。只有思想上的解放才能迸發巨大的能量。從因循守舊到開拓進取,廣大干部群眾在改革精神的带動下,思想觀念發生了深刻的“蛻變”。 肇州人敏銳地把握機遇,冷靜地分析趨勢,以全新的思維,精心搭建起縣域經濟發展大廈,在上個世紀80年代,創造了農業奇跡,工業神話。
發揮農牧業資源優勢 優化肇州營商環境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而肇州既不靠山、也不靠海、地廣人稀,是典型的北大荒。改革開放以前,“玉米碴子白菜湯、吃肉靠回供,出行兩條腿、泥地直翻滾”就是那個時期肇州人生活的真實寫照。
肇州人借助改革春風,憑借農牧業的資源優勢,內外並舉。對內,不斷優化園區發展平台,大力提升環境軟實力,使肇州成為聚資納財的“強磁場”。以“服務受理零推諉、服務方式零距離、服務質量零差錯、服務結果零投訴”的標准,以“改、減、優”三字訣抓流程再造,推動窗口前移、重心下移、環節精簡、效能提升,為企業和群眾提供貼心服務;堅持新官理舊賬,兌現服務承諾,保障已簽約和在建項目盡快落地、投產,建成項目盡快提檔躍升;同時,舉辦多屆招聘會,解決企業招工難題。
對外,加強項目謀划生成、以商招商、產業招商,迎來“百鳳築巢”的喜人局面。如今,園區入駐企業65家,建成投產46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數量達到33家,國家級龍頭企業2家,省級龍頭企業8家,國家和省級高新技術企業3家。
2017年,全縣生產總值達到130.55億元,較1978年的1.052億元增長124倍。“肇州速度”令人歎為觀止、“肇州現象”讓人拍案驚奇!
優化整合資源 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奮進的力量來自于資源整合。工業是縣域經濟的脊梁,是肇州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力推進器。作為黑龍江省的農牧大縣,肇州實現經濟騰飛,最大的引擎為什麼不是農業,卻是工業?答案來自“聚變”。
俗話說“無工不富”,“無工不強”。如今肇州縣把工業和玉米、漢麻、豬、牛和雞等農牧業資源緊緊地聯系到一起,這就是專屬于肇州人自己的新型工業化道路。
肇州把工業園區作為工業強縣的有效載體,不斷完善園區配套功能設施,提升園區的承載能力。園區規划面積20平方公里,經過近幾年的發展,肇州工業園區先后被認定為省級循環經濟試點園區、省級綠色食品重點推進園區,躋身省級經濟開發區、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被省商務廳評為“全省十佳經開區”,被授予國家級農畜產品深加工知名品牌示范區,品牌價值評估23億元,位列全國30強。2017年,肇州經開區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22.6億元、增長10%,規上工業增加值13.1億元、增長7%。
持續深化產業融合發展 打造十大重點產業鏈條
肇州經開區立足農牧資源優勢,以“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為抓手,積極引導企業延長產業鏈條,着力打造具有競爭優勢的產業集群。圍繞打造龍頭企業原料“第一車間”,帮助企業建立養殖基地,引導組建蛋雞、生豬、雜糧等產業聯盟,構建規模化、標准化、安全化的綠色農產品生產體系,不斷完善農戶與企業間利益聯結機制,助推企業發展壯大、農民致富增收。在“龍頭企業+合作組織+原料基地+專業農戶”的利益共享機制下,具備了糧食100萬噸、屠宰生豬100萬頭、肉牛20萬頭、肉羊100萬只、肉雞3000萬只、商品鵝500萬只的年生產加工能力,拉動15個養殖園區、190個養殖場、418個合作社為企業配套,間接带動農民增收5億元以上。
肉羊養殖園
肉羊產業鏈。黑龍江中升食品有限公司建成東北三省最大、最完整的肉羊全產業鏈,今年預計屠宰肉羊20萬只,實現產值1.6億元,带動養殖戶1000余戶,將產品種類提升至40種,增加西餐和中式分割,計划在哈爾濱等城市開設火鍋連鎖店。
漢麻產業鏈。大慶云天麻業有限公司今年新上兩條生產線,新發展漢麻種植面積4萬畝,同時新建二期項目,規划建設脫膠紡紗項目,年產紡紗2萬錠,打造“漢普利絲”漢麻品牌,提供就業崗位500個。
蛋雞產業鏈。黑龍江興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蛋白粉出口美國、歐洲、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日前公司已在新三板上市,正全力推進二期項目建設,將蛋雞養殖規模提升至200萬只。計划全年生產各種蛋粉2000噸,實現產值2億元,带動200人就業。
雜糧產業鏈。黑龍江托古食品有限公司擁有全國頂尖大型小米生產線,口味獨到的小米灌裝酒成功上市,今年預計產量1萬噸,實現產值1.3億元,同時發展原料基地種植面積5000畝,带動農戶200戶。
生豬產業鏈。大慶一口豬食品有限公司是黑龍江省唯一一家集飼料生產、生豬飼養、屠宰加工、冷鮮銷售于一體,通過綠色標識認證的生豬全產業鏈企業。計划用3年時間達到年出欄60萬頭規模,基本實現自產自銷。今年計划改造熟食車間,推動線上線下協同發展,進一步打開終端銷售市場。預計今年屠宰生豬30萬頭,實現產值7億元,带動養殖戶2000戶,提供就業崗位350個。
肉牛產業鏈。大慶福潤肉牛加工有限公司今年提升屠宰數量,為哈肉聯提供牛肉腸和風干腸原料。今年預計屠宰肉牛5000頭,實現產值8000萬元,带動養殖戶1000戶。
乳品產業鏈。大慶思美琪食品有限公司今年推動產品全面進入上海、大連等城市,預計全年生產產品500萬件,實現產值4500萬元,带動養殖戶100戶,提供就業崗位120個。肇州縣搖籃乳業有限公司計划今年新增養殖基地1000畝,提供就業崗位150個,带動養殖戶20戶。
果蔬菌業產業鏈。大慶薩日湖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計划今年發展大棚種植戶100戶,預計產出金針菇2500噸,带動農戶增收500萬元;對菌包廢料進行再利用種植平菇,引進榆黃蘑、靈芝、雞腿菇、猴頭菇、香菇、雞樅菌等7個技術含量高、經濟效益好的新品種,用3年完成食用菌種植結構更新;計划引進國內先進的食品深加工設備,提升即食金針菇的競爭力。
玉米產業鏈。大慶老街基農副產品有限公司計划擴建鮮食玉米加工生產能力,同時實現五谷雜糧粥投產上市。在哈爾濱成立銷售公司,主攻南方市場。預計今年生產各類產品6萬噸,發展種植基地10萬畝,带動農戶520戶,提供就業崗位190個。
肉禽產業鏈。大慶宏成牧業有限公司計划今年出欄肉雞900萬只,實現產值1.8億元,带動就業50人;推進宏成飼料項目建成投產,預計全年生產飼料3.2萬噸。黑龍江青田鵝業有限公司計划今年屠宰大鵝200萬只,實現產值1.6億元;提供就業崗位近300個,養殖大鵝10萬只,拉動養殖戶70戶。
奮進的成果體現在共建共享。共建美好家園,共享開放成果,關注民生,肇州人的幸福指數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城鄉悄然發生着“質變”。 (張曉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