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贵州 > 本地新闻

黔毕节吹响旅游脱贫攻坚“冲锋号”

2018-08-21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报网讯】记者 黄庆松 通讯员 王纯亮 报道:8月21日,记者从毕节市旅游产品、旅游线路营销会上获悉,近年来,毕节市紧紧抓住国家对试验区支持力度持续加大的历史机遇,着力打造“洞天湖地、花海毕节”品牌和精品旅游线路。围绕“全景式规划、全季节体验、全社会参与、全产业发展、全方位服务、全区域管理”的全域旅游发展理念,不断加大旅游供给,丰富旅游业态,优化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旅游品质。

  当前,随着毕节市高速交通网络日益完备,立体交通格局加速形成,毕节旅游的客源市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拓展,方兴未艾的毕节全域旅游业,迎来了不断向好的发展机遇。

  全而靓的景  全方位来客

  要说贵阳以”爽”著称,六盘水以“凉”闻名,而在地域上紧邻两地的毕节则是二者的优化组合,那就是 “凉爽”。19℃的百里杜鹃、14℃的地下天宫、“清凉指南”天上花海、支嘎阿鲁碧波荡漾……

  当然,凉爽并不完全是吸引游客的惟一因素。值得骄傲的是,毕节境内还有“中外岩溶百科全书”九洞天、贵州屋脊的韭菜花海、“中国十大喀斯特美丽湖泊口碑金榜”第一名的乌江源三大连湖、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草海、有“中国十大避暑胜地”之一的阿西里西大草原,有“抬头张家界,低头九寨沟”的油杉河……一个个鬼斧神工的美景,再加上雨后春笋般被全力打造出来的枪杆岩、砂锅寨、柳岸水乡等众多新景区,编织出了斑斓的毕节全域旅游蓝图。

  景区彰实力,文化夯基础。每年一度的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中国贵州国际百里杜鹃花节、织金国际溶洞文化节等,已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节庆旅游品牌,不断提升了试验区知名度。

  市委、市政府抓住大好的旅游资源禀赋,连续举办了多届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和一系列旅游节庆活动,特别是通过承办2012年全省第七届旅发大会后,逐步打造出了一批精品旅游品牌和旅游线路,形成涵盖观光型、休闲型和度假型的旅游产品体系,全方位将毕节旅游金字招牌亮出去,将无数游客引进来,游客再将其他游客带进来。

美丽的黔西中果河景区。

  全景式打造   全季节体验

  目前,围绕全省打造山地旅游目的地的要求,毕节市按照将毕节整体作为一个大景区来进行规划建设的部署,着力提升百里杜鹃、织金洞龙头引擎,构筑七星关区—金海湖旅游集散服务板块、百里杜鹃—黔西—大方旅游精品板块、威宁—赫章气候养生板块、织金—纳雍生态休闲板块和金沙山地运动康体板块,为我市“全景式打造”发展全域旅游绘制了蓝图。

  按照“产城景一体化、城乡旅共繁荣”的要求,我市正在对各类产业园区建设、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游憩休闲文体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各类产业园区实现景观化、特色小城镇实现休闲度假功能普及化、“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实现乡村旅游服务规范化,逐步实现毕节全域处处是景皆可游的格局。

  独特稀缺的气候资源优势是毕节的夏天最值得骄傲的地方,抓住这个关键,毕节大力发展山地、洞穴、森林、滨水和乡村旅游避暑度假,打造了织金洞洞穴避暑度假基地、阿西里西贵州屋脊避暑度假基地和毕节拱拢坪国家森林公园避暑度假基地等为主的一批避暑旅游基地。一个个休闲文化特色赛事及旅游活动品牌,快速提高了游客的参与性、互动性与融入性,让游客在享受毕节自然风光的同时,获得更深刻的旅游文化体验。

  全社会参与  全产业发展

  奢香古镇和奢香梯田是恒大集团帮扶毕节的一大力作。近年,广州恒大集团、广州雪松集团等实力强劲的大旅游企业助力建设我市旅游项目,带动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其中宜居、宜游、宜商、宜乐为一体,占地规模达1800余亩的奢香古镇,已成为我市旅游的一张新名片。

  毕节市还积极鼓励群众通过“特惠贷”等方式筹集资金,引导贫困群众盘活房屋、宅基地、土地承包使用权等资源,采取股份制、捆绑制、合作制“三制合一”方式参与发展乡村旅游,重点培育精品农家乐、特色民宿、精品客栈等经济实体。

  目前,全市已发展乡村旅游经营户2335户。其中,乡村旅游星级示范户150家,直接从业人数1.25万人,农民从业人数超过1万人。

  加大政府统筹协调力度,全面释放旅游发展政策红利,充分发挥旅游业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作用,通过“旅游+”,实现全产业协同叠加的深度融合,是毕节市委、市政府抛出的政策性“红包”。

  毕节市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拓宽农业种植范围,大力种植花卉、经果林等休闲观光农业,着力打造集农业观光、休闲度假、文化会展、旅游集散于一体的旅游产业示范基地,盘活了“旅游+大农业”,实现了区域旅游全景化,不断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在“旅游+加工业”方面,毕节市着力开发农特产品、休闲食品、特色保健品、民族手工艺制品、文物艺术复制品等旅游商品,涌现出织金竹荪、大方天麻、威宁洋芋、威宁荞酥、大方漆器等旅游商品品牌。

  开展旅游商品展览、展销,充分发挥文化优势,推动撮泰吉、铃铛舞、滚山珠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彝族土司等历史文化尽快转化为文化旅游优势,增强人文旅游产品吸引力,为丰富游客的精神生活服务,让“旅游+服务业”也得到很好的彰显。

  全方位服务  全区域管理

  据统计,按照满意旅游“六心”(行之顺心、住之安心、食之放心、娱之开心、购之称心、游之舒心)的要求,毕节市整合各级各部门和全市各界力量参与到旅游接待服务工作来,围绕游客旅游消费各环节、各领域寻找“痛点”、解决“堵点”,切实为游客提供全方位优质高效满意服务。

  围绕“全景式规划、全季节体验、全社会参与、全产业发展、全方位服务、全区域管理”的全域旅游发展理念,毕节市全面部署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明确通过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不断加大旅游供给,丰富旅游业态,优化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旅游品质。

  同时,该市还打算创建2个以上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0个以上省级旅游度假区,2个以上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1个旅游名城、5个以上特色旅游小城镇,10个以上旅游名村,10个以上温泉康养度假综合体,其中,部分项目已经通过验收。

  到2019年,毕节市旅游业将吸纳农村贫困人口家庭劳动力就业15万人以上,全市将建成8个重点景区旅游扶贫示范区、150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1000家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户(点),带动全市贫困人口中的30%以上实现脱贫。

  红红火火的毕节全域旅游发展势头,与其说是极具乌蒙特色的全域旅游交响曲,不如说是为全域旅游吹响的“冲锋号”,让人热血喷张,为全市“决战贫困、同步小康”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为2020年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迈出了关键性步伐。

[责任编辑:程向明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