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网讯】:9月16日,来自美国、日本、新加坡、乌克兰、纳米比亚等多个国家的 30 多位外国友人共同参加了“爱上南通”外国友人中秋文化体验海门行活动,开展志愿服务、体验中秋文化、感受非遗魅力。
当天上午,外国友人们来到海门龙信乐颐荟老年公寓,与老年朋友互动表演、制作月饼,开展助老敬老的志愿服务活动。来自南通职业大学的6名纳米比亚留学生用短剧的方式生动地展示了纳米比亚孝敬老人的传统习俗。来自日本的友人演唱了脍炙人口的《北国之春》、经典动画《哆啦A梦》主题曲等,气氛祥和而热烈。
海门山歌是海门先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创造的精神财富。2008年,海门山歌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海门最靓丽的文化名片之一,是江苏最有特色和活力的地方剧种之一。活动现场,外国友人听完海门山歌非遗传承人宋卫香婉转甜美的曲调后,纷纷登台学唱《海门山歌交关多》。85岁的朱寒尘老人挥毫泼墨题写了“中秋快乐”,赠送给外国友人,同根同梦,中秋佳节是全球华人寄托思念、表达美好感情、阖家团圆的节日。来自新加坡的陆婉仪说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目前在南通思德福国际学校任教。她说,虽然是第三代华人,但对中华传统佳节日渐陌生,在这里,深刻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下午,外国友人来到海门颐生酒厂,参观了颐生酒文化博物馆、百年老窖池群、传统酿造技艺展示馆、秘方展示馆等,现场感受海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颐生传统酿造工艺”,并品尝了由不同中草药泡制的养生酒。
颐生酒厂由清末状元、中国著名实业家、教育家、爱国主义者张謇先生创办于1894年,迄今已有100多年历史。颐生酒于1906年获得意大利万国博览会金奖,这是中国酒类荣获的第一枚世博会金奖,比国内其它酒早9年。目前,以酒厂原址打造的文博园正在申报国家工业遗产项目。
外国友人们在非遗传承人的指点下,体验沈绣传统手工艺。在陶艺馆中,外国友人还亲手 DIY,在揉泥、拉坯、修坯等多道工序,充分感受陶瓷文化的深厚底蕴。
据介绍,“爱上南通”是南通市外侨办、南通市政府新闻办联合打造的在通外国人系列活动的总体品牌,通过组织外国友人积极参与系列文化、公益等活动,搭建市民与外国友人交流互动平台,帮助在通外国友人更好地融入“第二故乡”。近年来“爱上南通”品牌活动已开展了40余场,累计近千名外国友人参与,通过文化寻访、民俗体验、征文摄影以及志愿服务等活动,增进了外国友人对南通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杜林、赵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