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吉林 > 本地新闻

吉林“互聯網+公安”新功能上線 司機可掃二維碼繳納罰款

2018-12-11
来源:香港商报网

發佈會現場   

 
  【香港商報網訊】12月11日,吉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召開吉林“互聯網+公安”綜合服務平臺新功能上線新聞發佈會,吉林省公安廳黨委委員、副廳長劉福軍介紹吉林省公安機關為解決群眾關心關注的“證”“車”的問題,在吉林“互聯網+公安”綜合服務平臺加推的4項新功能,讓群眾更好體驗“網上辦、掌上辦、一次辦、滿意辦”。
 
  發佈會上,劉福軍介紹稱,為優化群眾網上辦事體驗,吉林省公安廳將吉林“互聯網+公安”綜合服務平臺接入公安部“互聯網+可信身份”認證平臺,應用其資料庫信息,實現平臺註冊認證提速陞級,認證速度由過去的幾十秒縮短到秒級。此次對接後,不僅吉林省戶籍人口可進行實名認證,在吉林就業就學的外省人口也可通過平臺完成實名認證並辦理部分業務,進一步拓展平臺服務範圍。
 
  新功能還引入權威人臉識別技術,即用戶在原有實名認證的基礎上,再通過人臉識別進行比對。這種方法的好處是技術權威,對用戶提交的認證申請進行判定並返回比對結果,更加安全可靠。手機用戶端新增“刷臉”登錄方式,更加方便快捷。引入人臉識別認證後,新註冊的用戶信息將實現百分百準確,老用戶再次登錄時也需通過人臉識別進行一次“實人認證”,徹底根除一人多號、冒用賬號等問題的發生。
 
  此外,吉林省公安廳創建了“證照管家”功能模組。該功能打通公民身份證、居住證、駕駛證、行車證、護照、港澳通行證、臺灣通行證等7類實體證件的線上認證通道。“證照管家”功能上線後,在一定範圍內避免因忘記帶證而引發的往返奔波,有助於幫助網吧、旅館業、開鎖業等業主和從業人員進一步規範經營;有助於公安機關更好地加強對特種行業及場所的監管,未來還將有助於為政府各部門線下業務受理身份核驗提供可信身份認證。
 
  劉福軍說,根據群眾對違章繳費功能關注度高、需求量大的實際情況,新功能增加了交警現場處罰掃碼繳費方式,實現簡易程序交通違法處罰決定書生成二維碼、群眾掃碼支付的全新交通違法繳費方式。此項功能推出後,群眾通過手機掃描罰單上的二維碼,隨時隨地掌上繳費。每張處罰決定書上的二維碼都是唯一的,攜帶對應的交通違法信息,群眾掃碼後進入的繳費處理介面自動生成駕駛人姓名、車牌號、交通違法行為、罰款金額等信息,確認信息無誤後進入支付環節。目前,基本實現了該種模式在省內高速公路全覆蓋、省會城市城鄉道路全覆蓋、其他城市主幹道全覆蓋。
 
  發佈會上,吉林省公安廳交警總隊副總隊長張忠誠在回答本報記者關於“交警部門開具罰單是否都可以通過掃碼繳納罰款?”時表示,掃碼繳款僅限於現場執法時,路面交警使用移動警務執法終端開具的簡易程序處罰決定書,才可以使用掃碼繳款功能。現場執法開具的行政強制措施憑證、交通違法處理通知書,以及交通違法處理窗口開具的處罰決定書,均不可以使用掃碼繳款。此外,交警部門提醒廣大車輛駕駛員,貼在車輛上的違法停車告知單不會出現掃碼繳款的二維碼,需要提高警惕,防止落入不法分子的圈套。(見習記者王丹)
[责任编辑:实习生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