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黑龙江 > 时政要闻

孫艷玲:非遺+旅遊 讓非物質文化遺產「活」起來

2019-03-10
来源:香港商报网
 
全國人大代表、牡丹江渤海靺鞨牡丹江渤海靺鞨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孫艷玲
 
  【香港商報網訊】全國兩會期間,記者採訪了全國人大代表、牡丹江渤海靺鞨牡丹江渤海靺鞨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孫艷玲,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渤海靺鞨綉第四代傳承人,孫艷玲始終保有非遺情懷,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保護始終保持着責無旁貸的積極態度,對更好了傳承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有了新的想法。
 
  孫艷玲表示,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下簡稱非遺)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以人為本的活態文化遺產,在旅遊資源中佔有重要地位,建議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融入旅遊產業,形成「旅遊+非遺」的業態,不僅能夠豐富旅遊產品市場,也得以讓非遺項目得到活態傳承,有助於吸引更多社會力量參與到非遺保護工作中。
 
  孫艷玲坦言,隨着全球化、工業化進程的加快,許多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正在面臨失傳,還有在非遺與旅遊結合上,因為起步晚的原因,非遺融入旅遊存在許多難點和局限性,主要還是在於非遺項目主要是傳承保護,把它作為旅遊資源進行開發只能適度,否則適得其反,對於這個度如何掌握沒有確切的標準,所以在實踐操作中寧可不足,而不能過之,實際上就形成了某種局限,在我國許多地區對於非遺融入旅遊的認識不到位,開發程度還很低。
 
孫艷玲做客全國兩會粵港澳大灣區聯合訪談室
 
  為此,孫艷玲提出三點建議:
 
全國人大代表、牡丹江渤海靺鞨牡丹江渤海靺鞨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孫艷玲
 
  一、加強文旅融合,推進非遺進景區。政府加強對非遺的傳承保護力度,把它作為當地特色文化旅遊項目加以深度融合,立足當地各主要景區特點,重點做好非遺進景區的配套設施建設,在主要景區或城市內規劃建設非遺博物館或展示館,國家給予一定的免費開放經費補助。推動非遺進景區,一是非遺項目進景區,組織適合展示的傳統美術類和傳統技藝類非遺項目在非遺博物館或展示館內展出,吸引遊客參觀;二是組織非遺傳承人進景區,通過給予一定的補貼,組織非遺傳承人現場展示技藝製作和展示,吸引廣大遊客現場參與互動。三是組織非遺產品進景區,對當地非遺類旅遊商品進行創新研發,形成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非遺旅遊產品,既能銷售當地非遺文化創意產品,又推介了地方特色旅遊。非遺進景區要保持地域性和原真性,突出鄉土文化,形成展示、遊覽、購物、旅遊服務體系,真正將非遺類的旅遊產品融入景區,體現「見人見物見生活」的傳承理念。
 
  二、加強特色開發,推進非遺上舞台。依託當地自然景觀和人文歷史文化資源,採用先進的聲、光、電科技手段,創作非遺項目的文藝節目駐場演出,將適合表演的非遺項目融入其中,帶領遊客體驗鄉風、鄉情、鄉愁,提高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體驗性和參與性,讓遊客切身感受到非遺文化的魅力。在主要景區內展示民俗禮儀類非遺項目,增強針對性、趣味性和當地群眾及遊客參與度,集聚人氣,拉動消。通過開展非遺進校園、進社區、進農村舞台展示活動,激發遊客熱愛、關注和參與非遺傳承與保護的熱情,提昇當地旅遊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三、加強宣傳營銷,推進非遺走出去。以「文化與自然遺產日」等重大活動為契機,以報紙、電台、電視等傳統媒體和網絡新媒體為傳播平台,向社會宣傳普及非遺知識。編輯出版《非物質文化遺產概覽》,對非遺項目進行全面的梳理和展示,開啟全社會認識和了解非遺的大門。通過舉辦非遺博覽會,通過現場集中展示展銷和非遺節目調演等方式,吸引當地群眾和各地遊客。積極組織非遺項目參加各大非遺博覽會和展會,赴全國各地開展宣傳營銷。與旅遊商品研發中心合作,對當地非遺旅遊商品進行創新研發,形成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非遺旅遊產品,推進「隨手禮」在景區銷售並全面上線,通過互聯網絡銷往全國。(付彥華 張曉磊)
[责任编辑:赵书琪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