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記者 黃裕勇 報導:5月22日,廣東省人民醫院正式在「施予受」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平台上線。即日起,大眾可以通過廣東省人民醫院微信公眾號、官網、電話等多種方式登記成為器官捐獻志願者,僅需10秒即可快捷登記,此舉將惠及廣東港澳台乃至華南地區億萬人民群眾。據來自「施予受」的數據顯示,截止至5月23日下午,通過廣東省人民醫院接口在施予受登記的志願者共218人。
廣東器官捐獻連續九年全國第一
「施予受」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平台由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負責管理,目前已有18家醫院在此平台上線,成功登記器官捐獻志願者90萬餘人。
廣東省衞健委巡視員劉冠賢現場登記,成為該平台第929605 位志願者,他更倡議廣東省所有公立醫院都加入該平台。他認為,「施予受」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平台基於互聯網時代,向社會大眾介紹、推廣器官捐獻的理念,喚起公眾對器官捐獻的關注,增強公民參與器官捐獻的意識,將有利於促進廣東省的器官捐獻與移植工作。
廣東重視器官捐獻和移植工作,成立了6個聯合/獨立器官獲取組織,積極推動器官捐獻和移植事業發展,2018年完成器官捐獻835例,捐獻器官總數2412例,器官捐獻量連續九年居全國第一。
器官捐獻「中國模式」遇上人文醫院
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理事長黃潔夫介紹,中國器官移植界根據中國國情建立了一個符合世界倫理規範的器官捐獻和移植體系,初步形成特色鮮明的器官捐獻「中國模式」:全面構建國家層面的器官捐獻移植法律框架;建立政府主導多方參與的國家器官捐獻與移植五大科學工作體系;創造性提出了中國心腦雙死亡的器官捐獻科學標準與流程,確保器官獲取符合法律規範,建立信息化的監管平台,器官移植監管步入大數據時代;創建具有中國特色的捐獻與移植人道主義救助體系,促進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良性循環;充分發揮制度優越性,創建全社會參與的捐獻移植保障體系;充分發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在全社會培育器官捐獻是大愛的人文精神。
廣東省人民醫院黨委書記耿慶山表示,打造有溫度的醫院,推動醫患和諧,是醫院永恆的話題,廣東省人民醫院始終堅持公立醫院的公益性,秉承「人民醫院為人民」的宗旨,有責任與國家一起推動器官捐獻志願登記事業的發展,讓更多患者重獲新生,為建設有中國特色、公開、透明、陽光的器官捐獻和移植工作做出貢獻。
廣東省人民醫院器官捐獻富傳統
22日上午10時,廣東省人民醫院「施予受」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平台正式上線,啟動儀式甫一結束,院長余學清帶頭演示註冊登記,成為第925365位中國器官捐獻志願者。而早在2018年1月9號,耿慶山書記已經成功登記為第267243位志願者。
據悉,目前該院已有幾百餘名醫務人員進行了登記。器官捐獻工作在廣東省人民醫院歷來已有傳統。2018年11月26日,我國心臟康復領域的拓荒者、心臟病專家、廣東省人民醫院資深主任孫家珍因病離世,這位82歲的老人生前立下遺囑,捐出全部器官。次日她的眼角膜成功為一位角膜白斑的55歲女患者實施移植手術,既延續了光明,更奉獻了大愛。
省醫心臟移植手術量華南地區第一
據悉,廣東省人民醫院擁有華南地區綜合實力第一的廣東省心血管病研究所,該院在供體獲取、移植技術、術後監護等頗具優勢,2017年、2018年連續兩年的心臟移植手術量位居全國第三、華南地區第一,並計劃一年內建立具備心肺肝腎資質的器官綜合移植病房。
廣東省人民醫院院長余學清介紹,「醫院大力支持移植團隊和平台的建設,最終使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療。」根據長期隨訪情況,廣東省人民醫院完成的心臟移植病例,最長生存期達到19年,術後2年生存率超過90%。通過上線「施予受」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平台,增強大眾器官捐獻的意識,呼籲社會大眾捐獻器官捐獻,為終末期患者帶來更多希望。
廣東省人民醫院歷任領導班子均高度重視器官捐獻與移植工作的發展。1979年完成全省第一例肝移植手術,2007年成為全國第一批獲得心臟移植、腎臟移植資質的醫院,現具備成熟的心臟移植、腎移植等器官移植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