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江苏 > 特别报道

中日學者齊聚南京探討歷史細節呼籲和平教育

2019-08-12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 杜林 宋璟 報導:8月10日,中日雙方自2012年以來首次舉行戰略對話。當天,中日學者相聚南京,探討人類命運共同體視域下的日本侵華與南京大屠殺研究。與會學者表示,在新時代背景下,南京大屠殺史及相關研究進入新階段,要從多角度釐清歷史細節,深刻認識戰爭本質,進一步做好和平教育。
 
戰爭·和平——「人類命運共同體視域下的日本侵華與南京大屠殺研究」學術研討會現場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南京大屠殺史與國際和平研究院執行院長張建軍表示,在作為國際和平城市的南京舉辦此次研討會,有重要的意義。當前南京大屠殺史及相關研究已經到了承前啟後的新階段,要繼承40多年來的宏觀研究成果,也要繼續從跨學科、微觀研究等多種角度在史實上精耕細作,不斷釐清歷史細節、講好歷史故事。
 
  學者吁改造戰爭與和平紀念館
 
  南京大屠殺史與國際和平研究院院長、南京大學榮譽資深教授張憲文表示,南京大屠殺是中日關係史上最為慘痛的一頁,世界愛好和平的人士一直關注這一重大事件。「南京已經成為中國第一個和平城市,我們如何打造南京成為真正的和平城市?當今世界各地恐怖主義蔓延,戰爭與和平仍然是世界人民關注的主題,我一直主張將江東門紀念館西部的抗戰紀念館改造成為戰爭與和平紀念館,它可能有利於展現現實意義和教育意義。」張憲文說。
 
  張憲文表示,南京大屠殺的研究還需要進一步拓展、深化研究領域和重大研究項目,比如日軍暴行的研究,不僅應當包括南京大屠殺的研究,還應該包括細菌戰、化學戰、經濟掠奪、文化掠奪、社會環境的破壞、對中國社會民族精神的摧殘等更廣泛的領域,在強調實證研究和跨學科研究的同時,也應關注微觀史的研究,比如對一個受難家庭的研究、某些具體問題或事例的解剖,還有利於深刻認識或從宏觀上分析日本侵略行為的本質。
 
  日學者:九一八後日本公然無視國際法
 
  日本一橋大學名譽教授田中宏作主旨演講《南京大屠殺歷史的遠景與近景》。他指出,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與國際法的關係就變得撲朔迷離。在一戰之前,日本都嚴格遵守國際法,但從九一八事變後,日本退出國際聯盟,公然無視國際法。
 
  田中宏說,日本普遍認為南京大屠殺是中國於戰後為進行反日宣傳才提出的。1988年他曾到訪南京,在紫金山天文台遇到曾在東大留學的台灣學生劉彩品,劉彩品說「如果有人說廣島原子彈爆炸是日本人編造的,你們會怎麼想?對於南京人這是同樣的感受。」這番話令田中宏印象深刻。他認為,了解日本在九一八事變後無視國際法的舉動對於把握南京大屠殺有重要意義。
 
  據悉,此次研討會有來自美國、日本及世界各地的學者參加,新增女性創傷、傳教士的活動等對人物群體的關注及戰後德國波蘭的和解、戰前日本國際外交會議等國際關係的研究及南京大屠殺方面典型題材創作的探討。
[责任编辑:赵书琪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