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云南 > 每日经济

從零起步 70年曲靖工業書寫出彩華章

2019-08-27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網訊】從一個小火柴廠和少量煤炭開採的雛形工業開篇起步、逐漸發展壯大,70年來,雲南曲靖工業從零起步,走過了翻天覆地、日新月異的發展歷程,成功邁進工業化中期,實現了工業立市向工業強市的轉變。
 
  27日,曲靖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書記、局長沈學齡在曲靖市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上介紹,曲靖工業70年,在破中求發展、在變中求增長,其主要成效可概括為「四個實現」、「四個明顯」。
 
曲靖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書記、局長沈學齡
 
  一是實現從小到大,規模總量明顯擴大。建國初期,曲靖工業只有小煤廠、小電廠、小手工作坊,現代工業幾乎為零,1952年工業總產值不足0.5億元。經過70年的不懈奮鬥,2018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649戶,其中產值上億元的企業259戶、上市企業3戶、新三板掛牌企業2戶、雲南省100戶優強民營企業10戶、雲南省非公企業100強11戶、雲南省製造業20強4戶;全市完成工業總產值1821.56億元,是1952年的3643倍左右,實現工業增加值556億元,是2000年的7.3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銷售收入1803.96億元、利稅總額265.97億元、利潤82.16億元。今年1-7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8%,高於全省1.3個百分點、高於全國7個百分點,繼續保持平穩較快增長。
 
  二是實現從無到有,生產能力明顯提升。建國初期,曲靖工業只能生產為數不多的鐵、竹、木製品以及一些簡單加工的農副產品。經過70年的不懈奮鬥,曲靖工業體系日臻完善,擁有34個工業大類、106個工業中類,覆蓋面分別達到82.9% 、51.7% ,生產能力空前提升。2018年,發電量達到190.32億千瓦時,是1978年的8.3倍;生鐵產量達到373.71萬噸,是1978年的54.6倍;水泥產量達到1480.25萬噸,是1978年的145.8倍;汽車生產1.56萬輛,是1978年的6.1倍。自2010年首次生產鋼材以來,鋼材產量2018年已經達到368.79萬噸,特別是液態金屬屬全國首創,2018年產量達7.2噸。
 
雲南三元德隆鋁業有限公司生產車間
 
  三是實現從舊到新,產業結構明顯優化。建國初期,曲靖工業門類單一、結構簡單,在後期的發展過程中,立足於資源稟賦,逐步形成以資源型產業為主導的產業結構,傳統產業比重大,發展短板、瓶頸制約逐漸顯現。十八大以來,曲靖工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一方面推動傳統產業改造提升,推進電力、冶金、化工、裝備製造、建材產業循環耦合;另一方面大力發展重點產業,綠色水電鋁、綠色水電硅、液態金屬等新興產業發展邁出堅實步伐。全市工業轉型升級的布局初具雛形,煤電化冶產業、非煤傳統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三篇文章」同時發力,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新舊動能接續轉換。
 
  四是實現從散到聚,集群發展明顯增強。建國初期,企業落地、產業布局更多考慮的是就地取材,改革開放前20年,鄉鎮企業如火如荼,村村點火、戶戶冒煙,產業呈散點狀分佈。自1992年曲靖建立第一個產業集聚區曲靖經濟技術開發區後,曲靖開啟了依託工業園區發展工業的新篇章。截止目前,全市已經建成1個國家級經開區、7個省級工業園區、2個市級工業園區,是全省現代裝備製造業的重點布局地區,形成了水電鋁材一體化、水電硅材一體化、液態金屬、煤化工、不鏽鋼、玻璃深加工、生物資源加工七大產業集群以及正在謀劃建設的軍民融合鍺產業集群。
 
雲南馳宏鋅鍺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
 
  2018年,全市工業園區入園企業1261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67戶、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戶數的41.1%,完成工業總產值1444.53億元、佔全市工業總產值的79.3%,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261.35億元、佔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的47%。工業園區已經成為全市工業經濟發展的主戰場,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劉曉寒)
[责任编辑:赵书琪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