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18日,福建省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龍岩專場舉行,會上,龍岩市委書記許維澤闡述了龍岩人民傳承紅色基因,奮力建設綠色新龍岩的決心。
龍岩是著名的革命老區、原中央蘇區核心區,下轄七個縣(市、區)均為原中央蘇區縣,也是紅軍長征的重要出發地之一。1929年12月,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古田鎮召開彪炳史冊的“古田會議”,成為中國革命成功和勝利的起點。
除了“紅色”,龍岩也是福建最“綠”的城市,森林覆蓋率達78.9%,連續40年居福建省第一位,是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許維澤用“紅色聖地、客家祖地、生態福地、創業寶地”這四個詞來形容龍岩。
新中國成立70年來,龍岩快速發展崛起,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龍岩這片紅土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一是告別一窮二白,走向全面發展。2018年龍岩市國內生產總值、財政總收入分別比新中國成立初期增長了300多倍、3000多倍;三次產業結構從“靠天吃飯”的農業占主導地位,優化為2018年的10.2:47.9:41.9,三次產業協同發展,同時,煙草、紡織、建材等傳統產業優化提升,有色金屬、機械裝備等六大現代產業全力發展。
“當前,我們正在加快‘五基地六產業七景區’建設,著力培育千億級產業集群和高新技術產業,全力打造支撐龍岩高品質發展的‘綠色產業’。”許維澤介紹了龍岩的產業規劃。
二是跳出封閉山區,走向全面開放。“要致富先修路”,重重山巒曾經是老區人民走向世界、走向開放的道道屏障。從1957年鷹廈鐵路貫通漳平,到新世紀以來掀起高速公路、高速鐵路建設熱潮,龍岩逐步實現了縣縣通高速、鄉鄉通幹線、村村通客車。
“得益於交通的便捷,龍岩開放步伐持續加快,一大批海內外客商來岩投資興業。”許維澤介紹說,龍岩將持續深化基礎設施建設,成為對接東部沿海、拓展中西部腹地、貫通粵港澳大灣區,帶動老區蘇區區域高品質發展的綜合性“綠色交通”樞紐。
三是改變落後面貌,走向全面繁榮。“破房漏屋稻草房,坑窪泥路羊腸道”,改革開放初期,龍岩的城鎮化水準僅為6.7%,城鄉之間嚴重分割。到了2018年,龍岩城市城鎮化率達57%,城市綠化覆蓋率達44%,特色小鎮和美麗鄉村不斷增多。
許維澤表示,當前,龍岩正著力推動新羅區、永定區同城化發展,建設龍雁、高坎、古蛟三大組團,不斷拉開城市發展框架,拓展產業發展空間,使龍岩成為宜居宜業的“綠色家園”。
四是擺脫絕對貧困,走向全面小康。“新中國成立初期,‘老、少、邊、窮’是龍岩的代名詞,人民生活十分貧困。”回望過去,許維澤十分感慨。2018年,龍岩市建檔立卡貧困戶基本實現脫貧,城鎮居民和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新中國成立初期的不足百元,分別增加到35759元、17154元。
在老區人民脫貧奔小康的道路上,綠色生態優勢成為了動能。例如,長汀水土流失率由1985年的31.5%下降至2018年的7.95%,形成水土流失治理“長汀經驗”,順利摘掉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的帽子;武平縣林改 “惠林卡”林業金融創新經驗被作為福建省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第一批成果向全國推廣,武平縣也實現由福建省級扶貧開發重點縣到省“縣域經濟十佳縣”的華麗轉身。
進入新時代,踏上新征程。許維澤表示,我們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進一步煥發紅色新動能,持續加快綠色新龍岩的建設,奮力譜寫新時代新龍岩建設的新篇章。(張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