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厦门 > 特别报道

四川綿陽涪城區上榜2019全國百強區 排名第59位

2019-10-10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網訊】10月8日,《2019年中國中小城市高質量發展報告·綠皮書》發佈,在「2019年度全國投資潛力百強區」中四川省綿陽市涪城區榜上有名,排名第59位。
 
  據悉,該報告是由中小城市發展戰略研究院、國信中小城市指數研究院等機構,通過構建中國中小城市發展指數研究系統工程,持續15年對中小城市發展指數進行深入系統研究,逐年推出的階段性研究成果。研究體系從綜合實力、綠色發展、投資潛力、科技創新和新型城鎮化質量五個維度,系統、全面顯示我國中小城市發展狀況。
 
  綿陽涪城區古稱「涪縣」,因治地近涪水得名,素有「劍門鎖鑰」、「蜀道咽喉」之譽,是中國(綿陽)國家科技城綿陽市的主城區和核心區,經濟、文化、科技中心。全區幅員面積 422 平方公里,轄 10 個鄉鎮、8 個街道辦事處,轄區常住人口 93萬人,城鎮化率超過78%。涪城,福城也,漢縣隋州,歷代署所;為王者必爭之地,商賈雲集之阜,而文明肇起之鄉也。鐵牛負山川形勝,泗王佑時代恆昌。涪翁隱之則名垂醫史,玄德據之則鼎力天下。三江六岸,林壑尤美,良田沃野五百餘里,乃一市之膏腴而蜀之鎖鑰也。
 
  作為綿陽市全面建設高質量發展的樣板區,涪城區近年來在新時代經濟發展的必然需求和形勢下,始終聚焦全面高質量發展。
 
 
  經濟發展高質量
 
  2018年,涪城區實現區屬地區生產總值379.95億元、增長9.3%;入選2018年度全國投資潛力百強區,位列第59位;區屬GDP增速、服務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社消零總額及增速、地方公共財政收入等7項主要經濟指標位列全市第一;被省委、省政府評為縣域經濟發展先進縣。2019年7月12日,四川省縣域經濟發展大會在成都召開,涪城區榮獲「四川省縣域經濟發展強縣」稱號,受到省委省政府表彰。一組組經濟發展數據,是涪城區經濟發展高質量的最好印證。

  改革開放高質量
 
  2018年,涪城區新簽約項目48個、簽約總額347.3億元,到位國內省外資金116.8億元、同比增長16.2%。近年來,涪城區創新構建並深化落實具有涪城特色的目標績效管理、科學化用人用編、投融資、規劃國土、招商引資、園區建設運行「六大保障機制」,有力保障了全區大建設大發展。在構建全面開放新格局中,涪城區用開放的手段集聚各方資源,緊緊把握G5高速擴容機遇,主動融入成都「一干」發展,總投資9.5億元改擴建了綿中路項目,為分享成都「東進戰略」紅利奠定堅實基礎。
 
 
  城鄉融合高質量
 
  涪城區堅持農文旅融合發展,培育了以綿中公路沿線為主體的現代都市農業產業帶、以產業環線道路周邊為主體的鄉村旅遊產業環線,建設了國家5A級標準景區。同時還以田園綜合體建設為示範試點,緊扣生產、生活、生態等都市農業特徵,依託楊關產業帶和涪城現代蠶桑產業示範園區兩個省級現代農業示範園區,挖掘鄉鎮地域文化和特色,結合當地產業基礎,加快發展鄉村休閑旅遊產業等新產業新業態。此外,規划了一批鄉村游精品路線,開通鄉村觀光公交,就地實現「農房變客房、田園變公園、園區變景區」,有效的促進了一三產業融合發展。中心城區堅持有機更新、優化升級,穩步實施舊城雙修更新,有序推進「三大工程」建設,推動中心城區提檔升級。
 
  生態環境高質量
 
  2017年以來,涪城區打響了環保大會戰,在污染防治攻堅戰中,涪城區打大大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的打擊力度,使全區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5.2%;主要河流水環境質量均達到功能區標準;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資源化、減量化處置率達到80%以上。
 
  人民生活高質量
 
  2018年,涪城區在推進脫貧攻堅工作中,實現1119戶2713人穩定脫貧,順利通過全省交叉考核驗收。對口幫扶昭覺縣成績斐然,獲評2018年全省先進集體。全部完成省市民生項目92個、省級民生實事22項,新增城鎮就業10412人,支持創新創業109人;城鄉低保應保盡保,參加養老、醫療、工傷、生育及各類補充保險人數首次突破80萬人次。同時,涪城還大力發展社會事業,實驗中學、綿陽三中等5所學校新(改擴)建項目有序實施,辦學條件不斷改善、辦學質量不斷提高;「1+4」醫共體格局初步形成、醫療機構布局持續優化,18家基層醫療衞生單位完成規範化達標建設,醫療機構服務質量水平顯著提升;文體事業蓬勃發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走在全國、全省前列。(張麗 張寶杉)
[责任编辑:薛正轩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