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江苏 > 特别报道

千餘史料共證南京大屠殺 南京江東門紀念館獲贈新藏品

2019-12-13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杜林 宋璟 李愛 報導:國家公祭日當天下午,「37分鐘」版珍貴約翰·馬吉影像、侵華日軍曾使用的軍旗、刊發有1937年日軍攻打南京新聞的兩份美國舊報、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中國代表團首任秘書、助理檢查官裘劭恆曾用物品等史料被捐贈於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紀念館館長張建軍表示,2019年以來,紀念館已先後收集和獲捐1711件套史料。

一戶彰晃捐贈的侵華日軍鐵證
 
  日僧懺悔罪行捐四件鐵證
 
  日本青森縣雲祥寺住持一戶彰晃向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捐贈4件藏品,包括侵華日軍「完勝」安全套、日均骷髏旗、日本《聖戰歌曲集》及宣傳海報。
 
  據一戶彰晃先生介紹,二戰期間,日軍為了維持戰鬥力,縱容士兵對受害國婦女施加性暴行,並設立多處慰安所供軍隊使用。為了防止士兵染上性病,故以軍用必需品的名義,向士兵配發了安全套。此次的「完勝」安全套與「突擊一番」屬於同一類型的軍需品,存世較少。
 
一戶彰晃展示日軍虛假戰爭宣傳海報
 
  一戶彰晃介紹,此次捐贈的印有骷髏頭的軍旗又被稱為「滅殺旗」,從旗幟的樣式和名稱也可以看出當時日軍的殘忍。《聖戰歌曲集》其中一曲名為「觀南京入城式有感」, 一戶彰晃在現場播放了復原的歌曲曲調,這首曲的女主人公表達自己看到日軍入城式時,感慨是否也有自己的丈夫在其中。
 
  宣傳海報展現的是日本女性給中國女孩治各種疾病的藥品,也是日軍虛假宣傳的一種反映。「我所在的曹洞宗也參與過侵略中國的行為,曾經製作過一種名為曹洞宗禪堂的藥品,由星光藥品公司生產,是日本製作麻醉藥有名的公司,當時這個藥品號稱可以治百病,我懷疑當時生產的這種藥品中可能加了毒品。」一戶彰晃說。
 
  青森縣雲祥寺因日本著名作家太宰治小時經常前往而聞名,一戶彰晃告訴本報記者,他的父親、雲祥寺前任主持曾見過其人。太宰治小說中很多對於地獄情景的描寫靈感就來源於雲祥寺內一幅《地獄之圖》。日軍侵華期間,雲祥寺所屬的曹洞宗僧人也曾參與侵華行徑,「對此我由衷地表示懺悔,也想為了和平的未來貢獻我自己的力量。」

裘壽一(左一)向紀念館館長張建軍(右一)捐贈裘劭恆曾用物品
 
  裘壽一:父親是歷史的濃縮見證
 
  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中國代表團首任秘書、助理檢查官裘劭恆之子裘壽一捐贈出其父曾使用過的打字機、重要證件等物品,並向本報記者表示:「父親的一生都與國家的命運聯繫在一起,他親身參與了遠東國際審判、四人幫審判及香港回歸等三個歷史事件,從某種意義上說,父親的一生也濃縮反映出國家歷史進程的一部分。」
 
捐贈人魯照寧展示刊登有日軍攻打南京消息的美國舊報
 
  裘壽一說,其父親曾在講述東京審判時感慨,中國雖為戰勝國,但當時的國民政府代表卻在國際審判中顯得過於弱小和依附。在東京審判中,裘劭恆不僅通過找到幾位南京大屠殺的關鍵證人,最終把松井石根、土肥原賢二等一批侵華日軍戰犯送上歷史絞刑架,同時還說服了偽滿洲國皇帝溥儀出庭作證。

「37分鐘」版珍貴約翰·馬吉影像捐贈儀式
 
  旅美南京人收集日軍罪證十餘年
 
  魯照寧是一名旅美的南京人,自2004年起,十餘年來,一直幫助紀念館在美國搜尋有關南京大屠殺等相關主題的文物史料,迄今已達1700餘件(套),此次是他第15次來館捐贈史料,是次帶來的藏品有30餘件,其中包括很多原始報紙、雜誌和書籍等。其中1937年12月10日美國發行的《紐約國際報》,刊有日軍攻打南京光華門的報道。1937年12月11日美國發行的《舊金山報》,報道了日本向南京發起總攻擊的消息。
 
  江蘇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原所長、研究員王衛星表示這批藏品及歷史文獻,承載着中國人民的創傷記憶。許多文獻資料記載了當年日本對中國的侵略及殖民統治的情形,具有重要的文獻史料價值和展陳價值。
 
[责任编辑:薛正轩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