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記者 王娜 報導:近日,寶安區創新治水模式又獲得一全國大獎。中國唯一以「全面小康」為主題的國家級大型論壇——「2019第十四屆中國全面小康論壇」在廣東順德召開。
為了記錄、銘記先進人物和機構的卓越貢獻,分享全面小康建設成功經驗,本屆論壇組委會評選出「2019年度中國全面小康十大傑出貢獻人物」「2019年度中國全面小康特別貢獻城市」等獎項。其中,深圳市寶安區創新治水模式榮獲「2019年度中國十佳社會治理創新」獎。
首創八大舉措 全面消除黑臭
改革開放40年來,寶安區作為深圳的產業大區和人口大區,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境內66條大小河流大都受到了污染。寶安水環境治理起步晚、城市基礎差、底子薄等短板,導致寶安河流水質污染嚴重,黑臭水體治理任重而道遠。
為此,寶安區抓住關鍵環節,創新有效舉措,首創「一個模式 三全治理 三全達標 八個舉措」的水污染治理「寶安模式」。一是在全國首創「高強度持續投入、全流域系統治理、大兵團聯合作戰」「地方政府+大型央企」的EPC治理模式。引進中電建、中交建等國內一流大型央企,以流域為單位系統制定水環境綜合治理方案,全方位治理黑臭水體。二是堅持「全面截污、雨污分流,全面清淤、修復生態,全面補水、活水保質」的「三全治理」基本原則。精準治理每條河流,確保實現「明、暗渠全河段達標,干、支汊流全流域達標,晴雨天全天候達標」水污染治理終極目標。三是積極探索、深入研究、總結經驗,提出了具有寶安特色的水污染治理「八個舉措」。全面實施「建管納污、正本清源、初雨棄流、多源補水、生態修復、排水管理、監管執法、宣傳以引導」,確保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目標。目前,全區66條河流全部消除黑臭,茅洲河國考斷面水質達到地表Ⅴ類水標準。
做好源頭治理 確保長制久清
據統計,當前寶安區雨污分流埋地管總長度達14125公里,初步建成雨污分流兩套系統;全面補齊市政雨污分流管網缺口,共建成補水管180.5公里、補水泵站7座,當前日均補水146萬噸,基本實現全境範圍內完整意義的雨污分流。形成了以污水處理廠為中心的五大污水收集、受納輸送系統和以河流為中心的66個雨水匯流系統,污水入河現象基本消除,外水入污問題逐漸減少。全面推進小微水體整治,374個小微水體已全部消除黑臭,並達到市銷號要求;反覆開展「溯源納污」,實現污水不進明渠,也不進暗涵及支汊流,335個排水渠涵已消除黑臭,入涵污水量減少90%以上,暗涵重新成為清水通道,不再與污水「同流合污」進廠。通過完善污水處理體系,寶安污水處理系統實現「三升一降」,日均污水處理量大幅提升,進廠水濃度大幅提升,出廠水水質提升、污水處理系統液位下降,污水處理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已能完全滿足寶安需求。目前寶安區已建成燕羅濕地公園、萬豐湖濕地公園等濕地公園,鐵排河平巒山公園、童年廣場公園等濱河公園,全區18條河流、126公里河道的景觀提升工作已完成,各處河岸景觀均受到市民的認可和喜愛。此外,寶安計劃建設碧道255公里,正在開展茅洲河碧道試點,應人石河碧道等項目,將進一步提升河岸環境品質,2020年將建成茅洲河碧道試點段,打造全省碧道樣板,全年計劃建成約18公里碧道。
據悉,「2019第十四屆中國全面小康論壇」以「高質量發展創新與全面小康」為主題,由中國扶貧開發協會、求是《小康》雜誌社共同主辦,由佛山市順德區人民政府特別支持,由清華大學社會治理與發展研究院、北大中國社會科學調查中心等提供學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