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記者 孫珂 報導:2月24日,投資額達739.2億元的87個大項目在山東濱州集中開工。本報記者注意到,在經山東省統計局統一核算並反饋後,濱州2019年GDP初步核算數據為2457.19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2018年增長4.1%。主要經濟指標自2019年初全省倒數,到年底全面起勢,「濱州答卷」書寫得着實不易。
濱州市委書記佘春明在當日開工現場作了講話,「搶的意識、拼的精神、戰的姿態」,這12個字給濱州2020二次創業作了生動註腳。
濱州市委書記佘春明開工現場作講話 濱州日報攝
發力疫後經濟新格局
2月8日,一場別開生面、形式新穎的客商見面會在北海經濟開發區舉行。當地以遠程視頻的方式,與身在韓國的客商進行了對話,通報北海疫情防控情況,溝通復工相關工作事宜。當日,該區兩大項目引資達到4億元。
兩周後濱州此次動工的87個大項目,則涵蓋產業轉型、城市建設、基礎設施、科教民生等領域,尤其是力圖搭建科創平台的渤海科技大學等項目,濱州市委、市政府決策層高度重視。佘春明稱之為「補齊創新創業短板、助推戰略轉型的平台基石和重大引擎。」
一手抓抗疫,一手抓發展。濱州近期探索招商新方式,積極開展網上推介、網上洽談、網上籤約。據統計,疫情期間新建、續建項目20個,實際到位市外資金27.5億元。
2月14日,在「選擇山東」雲平台上,濱州做為首場線上招商會的主角,吸引了美國、日本、韓國等國的投資商目光,濱州向其推薦了40個重點項目,引發15萬人在線「圍觀」。
凡事預為先!記者注意到,濱州亦提前研究疫後經濟新格局,提出瞄準防疫帶來的醫藥、醫療器械、醫務防護、醫養健康產業新商機,對接疫情催生的新業態、新模式、新技術、新產業,推動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招商,開拓新的廣闊空間。
濱州開始就2020兩大命題書寫答卷 濱州日報攝
省會圈裡「校準」定位
數字表明,2019年度濱州工業生產企穩回升,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3.2%,列全省第7位,比2018年前移10個位次。重點行業中,化工、電力、黑色金屬冶煉、農副產品加工業分別同比增長34.5%、19.3%、17.0%和8.5%,增幅明顯。
2月中旬,山東省委、省政府下發一則重要文件。在《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的意見〉的實施方案》,山東明確提出「要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山東半島城市群」,基於此實施省會經濟圈內的三大經濟圈區域發展戰略。
距濟南只有170公里、同處黃河流域的濱州,被納入省會經濟圈。在去年12月初的濱州市委務虛會上,濱州明確提出濱州要加速融入省會經濟圈。124公里的濟濱城際鐵路,將在建成之後成為連接濟濱的大動脈,相較其他圈內駐地,濱州亦是唯一的沿海市,擁有出海通道濱州港。
去年濱州城市總體規劃顯示,當地將城市定位為「黃河三角洲中心城市、渤海灣南岸的新興製造業基地、以黃河地域文化為特色的生態文明城市」,這與省會經濟圈的功能定位極為貼合。
如今的濱州,站在世界角度發展優勢特色產業,彌補傳統產業短板。魏橋在印尼建設了首家海外中國氧化鋁企業,也是印尼第一家大型氧化鋁生產企業;在幾內亞建設礦石開採項目,開創了幾內亞鋁土礦出口到中國的先河。
2019年度,濱州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為31.0%,其中汽車製造業增加值增長5.2%,比2018年加快了15.7個百分點;高端化工產業營收增長7.5%,高於規模以上工業9.7個百分點。
苦累政府擔,甜爽企業嘗
2019年濱州市場主體跑出了「加速度」,全年新登記市場主體7.07萬戶,增長19.0%,其中新登記企業2.45萬戶,增長37.1%。
在2月24日大項目開工現場,濱州市委、市政府要求各級、各部門要盡最大的努力:抓政策落實。用足用好一系列支持企業發展的惠企暖企政策,做好精準推送和上門服務。
早在2月3日,濱州就在山東率先推出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十二條政策,從加大財稅支持、金融支持、要素保障上作了詳細計劃和周密安排,在國內亦走在前列。
「苦累由政府擔,甜爽讓企業嘗」,佘春明在現場說出的這10個字,感性表達着對於市場思維和市場主體的認知。
濱州如今推行一企一策、一事一議,千方百計為企業復產、項目開工創造政策紅利。完善項目全周期管理服務機制,開展精準化、定製化服務,特事特辦、急事急辦,幫助企業解決疫情防控、項目建設、金融信貸等方面的困難障礙、關鍵訴求和問題短板,並藉助雲平台實施網上辦理、幫辦代辦、一網通辦。
「山東走在前列,濱州擔當什麼」、「富強濱州建設,百姓得到什麼」,2020兩大命題面前,濱州不等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