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安徽 > 特别报道

安徽歙縣奏響春耕生產進行曲

2020-03-03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網訊】“一條扁擔兩頭挑”。今年春耕備耕,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關鍵階段。穩住農業就穩住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本盤。
 
  “疫情防控容不得絲毫懈怠,非打贏不可;春季農業生產也容不得絲毫懈怠,亦必須取勝。”低風險區域的安徽歙縣,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推進複產復工的同時,因地制宜組織好春耕生產,確保不誤農時。
 
歙縣新溪口鄉塔坑村柑橘示範基地,橘農們佩戴口罩,分散勞作
 
  不誤農時 柑橘示範基地勤勞作
 
  人勤春來早。連日來,歙縣各地搶抓天氣回暖的有利時機,開展剪枝、施肥、培土等管護工作,在全力以赴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積極做好春耕備耕,確保開年農業生產平穩起步。
 
  3月2日,記者走進新溪口鄉塔坑村的3000畝柑橘示範基地,只見漫山遍野的柑橘樹枝繁葉茂、鬱鬱蔥蔥。柑橘園內,三三兩兩的橘農們佩戴口罩,分散勞作,忙著給柑橘樹修枝、施肥、清理橘園。
 
  “把多餘的枝條修剪掉,不僅可以減少植物肥力耗損,促進橘樹開花座果,還能夠提高果實的產量和品質。”已經63歲的橘農林水是當地小有名氣的技術能手,他家有400多棵柑橘樹,每年光柑橘的收入就有三四萬元。林水告訴记者,春季是柑橘樹新梢抽發、病蟲防治的關鍵時期,做好春季林間管理是當年柑橘豐產的重要保證。
 
  “新溪口鄉是‘三口’柑橘的主產地之一,目前全鄉柑橘種植面積約 1.8萬畝,正常年景產量約2萬噸,僅此一項果農人均收入就超過3000元。”據新溪口鄉柑橘專業合作社理事長于生明介紹,入春以來,當地鼓勵橘農不誤農時、不聚集,通過加強橘園的生態管理和科技種植,延長柑橘的採摘週期,進一步提高村民的收入。
 
農藝師精心指導農戶如何做好茶樹修剪、茶園施肥等科學實用技術
 
  科技下鄉 高效生態茶園生产忙
 
  “修剪的時候要注意利用茶樹的分枝習性,一般高度控制在65到70公分,樹冠直徑80公分左右······”在歙縣許村鎮黃山芽典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的茶園內,歙縣農業農村局農藝師江穩華正按照高效生態茶園建設標準,精心指導農戶如何做好茶樹修剪、茶園施肥等科學實用技術。“通過定型修剪,可以控制茶樹的生長,擴大樹冠的採摘面,從而提高茶葉的產量。”江穩華介紹。
 
  作為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黃山芽典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建有基地600餘畝,主要從事鬱金香黃茶、黃山貢菊的生態種植。“有了茶葉技術專家的現場指導,我們對今年的茶葉產量和銷售前景很有信心。”公司銷售部經理張少芳說,為做好茶園春季管護工作,公司每天都要給務工的村民測試體溫,並要求他們正確配戴口罩,以確保疫情防控、春耕生產兩不誤。
 
  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為保障特殊時期春耕備耕有序推進,當前,歙縣農業農村局積極行動,組織農技專家深入基層一線,大力開展農業科技下鄉活動,加快先進適用農業技術的推廣,幫助農戶解決生產中面臨的實際問題,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掀起春耕備耕生產大熱潮。(吳敏 方凱 潘騰)
 
[责任编辑:赵书琪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