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安徽 > 特别报道

“艙內患者從三位數落到兩位數了,一切向好”——徽州医护方馨的抗“疫”日記

2020-03-05
来源:香港商報網
  【香港商報網訊】疫情如戰場,而我們醫護人員,就是衝鋒在最前線的戰士。時間過的真快,今天是我來武漢的第25天,進方艙醫院的第22天,剛來的時候多少有些擔心和害怕,但只要我穿上這身白大褂,就該守住這份責任,我最想做的事是幫助患者早日康復 。
 
黄山市三院方馨在武漢經開區體育中心方艙醫院1號艙

  “武漢 我們來了”
 
  安徽省第三批醫療隊被分配到武漢經開區體育中心方艙醫院1號艙,此艙於2月12日16點正式接收確診輕症患者。當晚就接收了近290多名確診患者,第二天住院病人數就已經接近滿床。
 
  武漢體育中心方艙醫院分為14個區,我所管區域是J區有33位患者,主要工作是給患者測量生命體征(尤其是體溫、脈搏和血氧含量),並錄入系統,觀察患者是否胸悶、呼吸困難,給予氧氣吸入,及時報告醫生,如發現病情加重,立即報告指揮部聯繫轉院。對所管區內患者進行入院宣教,遵醫囑發放口服藥、定時監測血壓及血糖,指導正確洗手,正確佩戴口罩等。
 
  我們的班次是四班輪換值守,說是上班時間6小時,但實際上遠遠超過這個時間,進艙前穿防護服需要將近40分鐘左右,脫防護服又需要將近40分鐘,脫的過程很重要,如果稍有不慎,不僅造成自己感染概率上升,還會加大清潔區同事的感染。所以,每次下班走出隔離區時,我都會嚴格按照感控流程一步一步的操作,反復洗手消毒,我專門數過脫防護服洗手至少要15次。

  “一切為了患者 再苦再累也值得”
 
  酒店離醫院車程大概15分鐘左右,每天上班,我們都是提前一個半小時就從酒店出發。
 
  進倉前換上防護服,厚厚的防護服,裏三層外三層,再配上口罩、護目鏡,我被“武裝”的嚴嚴實實,除了容易造成耳朵壓傷、壓壞鼻樑和前額,以及不能吃喝外,最難受的是憋悶,喘不上氣來。
 
  我記得第一次進艙內5個小時左右我出現了胸悶頭暈不適感,同事扶我稍坐休息,調整呼吸才稍有好轉。這身裝備有時候透氣呼吸都需要耗費很多力氣,只有身處這個境況,才能真正懂得其中的艱辛。卸下這些裝備的時候,大家就像變了一個人,臉上、手上會有很多勒痕,每次脫掉防護服都猶如新生……不過現在這些都已經慢慢適應,當每一次成功幫助患者度過難關的時候,就覺得一切為了患者,我們再苦再累也值得!

  “武漢雖冷 但我們的心裏暖暖的”
 
  在疫情面前,有些患者內心是焦慮和恐懼的,但也有些正能量正在慢慢感染和激勵著每個人。每次快到發餐的時候,總會有幾個志願者(患者)主動報名,幫我們去室外和我們一起拿飯。而且有好多人接到餐時都雙手合十感謝我們:“謝謝你們,從安徽來武漢幫助照顧我們,真的太謝謝了”!我也及時地豎起大拇指回應:“你們很棒,保持好心態,早點戰勝疾病”!對於輕症患者而言,心理疏導尤其重要,所以沒事的時候我都會經常跟他們聊聊天,鼓勵著他們。
 
  2月15日我記得很清楚,那天武漢下雪了,天特別冷,我上晚8點到淩晨兩點的班,半夜我坐在治療車前正在登記患者信息,J23床徐大哥拿了一件軍大衣過來給我披著,他說:“今天特別冷,你們辛苦了!要注意保暖不要凍著了,這大衣我一次都沒有穿過”。他可能是怕我介意,特地強調一次未穿。
 
  今天是2020年3月4日,我在武漢一切安好!今天還聽到個好消息,艙內患者數已從三位數落到兩位數了,一切都在逐漸向好的方向發展。武漢加油!我們與你同在!(方馨口述 吳敏 徐雅婷整理)
 
[责任编辑:薛正轩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