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安徽 > 特别报道

安徽無為:築牢貧困戶生活生產「保障網」

2020-03-10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網訊】以民為本,為民解困,為民服務。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安徽省蕪湖市無為市狠抓落實各項防控舉措,同時關心關切困難群眾所急所需所盼,將疫情影響降到最低,全力築牢困難群眾生活生產「保障網」。
 
  確保基本生活不受影響
 
  「王書記,我的高血壓葯快吃完了,鎮里又買不到,能否幫我想個辦法呀?」洪巷鎮龍泉村駐村工作隊隊長王東祥接到貧困戶的求助電話。因疫情影響,人員、車輛進出都受到了限制,導致有慢性病的部分貧困戶陷入「無葯可吃、無處可買」的境地。為解決吃藥問題,龍泉村扶貧工作隊和村兩委一班人化為「跑腿員」「代購員」,及時將藥品送到貧困戶家中。
 
  據了解,該市對在疫情防控期間受影響的家庭及時開展幫扶、動態清零,對生活有實際困難的進行臨時救助,確保「兩不愁三保障」核心指標不受影響,確保不因疫情而返貧;針對貧困戶疫情防控期間外出購葯就醫難問題,由村(社區)進行摸排統計,定期安排專人外出購葯、護送就醫;及時解決獨居老人日常生活問題,配送米、面、油、蛋、菜等物資,全面落實飲食起居,確保基本生活有保障。
 
  破解農副產品滯銷難題
 
  「眼下天氣逐漸回暖,正是放蟹苗的大好時候,但看到一堆成熟螃蟹還『賴』在塘里『不走』,村民們的心裏很是焦慮。」劉渡鎮慶豐村委會主任李愛兵說道。因市場流通不暢、銷售困難、壓塘嚴重,蟹農生產生活遭受嚴峻考驗。為有效解決螃蟹滯銷難題,該鎮鎮村兩級幹部走村入戶,深入塘口,系統摸底,統計螃蟹存量。
 
  通過線上線下齊發力,拓展銷售渠道,一方面聯繫域內各超市、農貿市場、收購商及外地客商,促使達成合作協議;另一方面充分利用電商平台,積極開展線上銷售,並通過「智慧無為」APP、微信群、朋友圈等網絡平台發佈滯銷信息,加大宣傳力度。望着自家螃蟹裝車外運,低保戶徐其忠高興地說,「積壓的190斤螃蟹賣出去了,我這心裏可算鬆了一口氣。」據介紹,該鎮已推銷螃蟹1.3萬斤,挽回經濟損失32.5萬元。
 
  多措並舉助推春耕生產
 
  無為市通過電話、微信等多種方式,指導貧困戶做好小麥、油菜等在田作物春季田間管理和春耕備耕工作。對農業生產資料儲備進行全面摸底,協調解決農資經營主體運輸難題,集中組織貨源,統購分散發放,切實保障農藥、化肥、種苗等生產資料供應。
 
  「為解決農資運輸難題,我們進一步強化與交通部門溝通對接,及時開闢綠色通道,確保農業生產所需的種子、化肥、農藥等農資運輸暢通無阻,不誤農時開展生產。」蜀山鎮相關負責人朱學勤說道。在無為市福渡鎮張廟村,貧困戶季昌兵幹勁十足,「我家養了100多隻雞,前段時間因疫情影響不能出門,家裡飼料存量即將見底,急的我睡不着覺,村幹部知道情況後,立馬聯繫飼料廠給我訂購了飼料送上門,還教我如何加強防疫措施,天氣暖和了,要忙起來嘍,我打算再買一批雞苗。」季昌兵樂呵呵地說道。
 
  政企合力促進就業增收
 
  在安徽藍田特種龜鱉有限公司扶貧項目現場,良種繁育、生態養殖正開展得有聲有色。作為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擴大產業規模扶貧項目,每年帶動周邊10個村(社區)748戶貧困戶入股分紅,已帶動50多人務工就業,其中貧困人口10多人。
 
  「為阻止因『疫』返貧、因『疫』致貧,我們積極幫助滯留在家群眾和貧困勞動力線上應聘、線上培訓、上崗就業。」陡溝鎮黨委書記伍勇兵說道。據了解,該鎮全面摸排本地貧困人口務工意願,積極與本地用工企業取得聯繫,精準對接勞動力供需,優先安排貧困戶上崗就業,並聯繫醫療機構提供應急處置和疫情防控專業指導,通過「點對點」對接打通「返工」和「脫貧」最後一公里。目前,該鎮37個特色種養殖業示範基地全部復產,全方位保障貧困戶就業返崗。
 
  據悉,無為市已推薦783個難以外出且有就業意願的貧困勞動力到本地企業、就業扶貧車間實現就業。同時,結合當前疫情防控工作,新增鎮村防疫消殺、社區巡查等臨時公益崗位552個,促進困難群眾就業增收。(許成成 柏永)
[责任编辑:赵书琪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