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4月28日,江蘇省南通市在蘇州市舉辦「通州灣江蘇新出海口(蘇州)跨江融合發展懇談會」,專題推介南通通州灣投資環境,全方位展示通州灣新出海口的獨特優勢、廣闊前景。來自蘇州、上海、南京等地的40多位上市公司負責人,以及近200名企業家應邀參會。
南通市委書記徐惠民
「南通,向南通,通未來。」南通市委書記徐惠民在懇談會致辭時表示,通州灣是南通優江拓海、江海聯動發展的重心所在,也是南通着力打造的未來增長極。作為江蘇唯一濱江臨海的城市,扶海越江、融入蘇南是江海兒女孜孜以求的夢想。
通州灣是江蘇打造新出海口的天然寶地。孫中山先生在《建國方略》中就提出了把如今的通州灣呂四港區建成東方大港的設想。90年代初,國家領導人鄒家華、谷牧、姬鵬飛在視察南通沿海時指出,南通沿海港區的開發建設對發展中國東部沿海和長江沿線經濟有着重要的戰略意義。經過多年的論證研究,通州灣灘槽格局長期穩定,具備系統性建設萬噸級以上直至30萬噸級各等級碼頭泊位的良好條件。
2019年,《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明確規劃建設南通通州灣長江集裝箱運輸新出海口。早在2018年11月,李克強總理在視察南通時明確要求,「以國際一流水平規劃建設好通州灣港口,把通州灣建設成為長江經濟帶的戰略支點。」2019年5月30日,江蘇省委書記婁勤儉在日本東京「以水為媒」推介江蘇時提到:南通是江蘇未來的新增長極,這裡正在打造江蘇新的出海口。今年3月30日,江蘇省省長吳政隆在南通視察時提出,要把新發展理念貫穿到大通州灣規劃建設全過程,服務國家戰略,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站在國家區域協調發展大布局的新風口,南通如何當好爭當全省沿海崛起龍頭、實現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南通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通州灣港口開發建設委員會主任、通州灣示範區黨工委書記陸衛東認為,蘇州的成功經驗啟示,爭當龍頭先鋒,必須實施撬動型支點工程,這一工程就是建設大通州灣、推進新出海口建設。
南通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通州灣港口開發建設委員會主任、通州灣示範區黨工委書記陸衛東
南通正在舉全市之力推動通州灣江蘇新出海口建設。南通市委市政府賦予通州灣的定位是,打造「一帶一路」對外開放新門戶、長江經濟帶江海聯運新樞紐、長三角高質量發展新樣板和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新支撐。
今年初,南通整合散布在南通206公裏海岸線上的洋口港、通州灣、海門港和呂四港,組成「大通州灣」港區格局,港口規劃面積97.9平方公里,以「灣區經濟」思維推動國家戰略在南通落地實施,確保今年6月開工建設、明年開港運營,加快打造長江「海進江、江出海」的江海聯運新通道,為長江經濟帶沿線地區以及蘇南、上海等長三角地區企業出海降低成本、提供便利。
學習蘇州「三大法寶」、答好南通「發展四問」。南通正以蘇州為榜樣,全方位融入蘇南、全方位對接上海、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4月8日,南通黨政代表團赴蘇州學習考察,簽訂蘇通跨江融合發展戰略合作協議。時隔20天,南通又一次「跨江握手」,20個跨江融合的重大項目在蘇州簽約,落戶通州灣,總投資達625億元,其中單個項目最大投資額達200億元,涉及智能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領域。
蘇州市副市長陸春雲表示,蘇通產業合作不斷加強,兩地將以通州灣長江集裝箱運輸新出海口建設和蘇州(太倉)港發展近洋航線集裝箱運輸寫入長三角一體化規劃綱要為契機,努力實現優勢互補、錯位發展,積極推進形成「1+1>2」合作共贏發展格局,為跨區域合作探索更多經驗,共同打造跨江聯動的合作典範。
蘇州市副市長陸春雲
南通既有沿海深水大港,亦有長江12.5米深水航道,碼頭泊位達289個,並正在抓緊推進通海港區至通州灣江海聯運專用鐵路,着力打造江海河、公鐵水高效銜接的港口集疏運體系。
陸衛東介紹,通過江海水鐵聯運,溯江而上服務長江全流域,順江而下通達全球,發揮海進江、江出海的雙向集散優勢,與蘇州港一起真正為長江沿線城市提供高效便捷的新通道,打造長江經濟帶戰略支點。
「通州灣已不僅是南通的通州灣,更是蘇通合作的通州灣。」陸衛東表示,蘇州的產業轉型走在前列,南通仍處於工業化的中期,通州灣能夠成為蘇州產業梯度轉移、增量發展的承接地。蘇通兩地完全可以走出一條「優勢互補、合作互動、錯位競爭、共同繁榮」,差別化發展的合作共贏之路。(杜林 趙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