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广东 > 特别报道

穗5位中外志願者講述並肩戰「疫」故事

2020-05-21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 朱樺 賴小青 報導:日前,由廣州市文明辦攜手廣州公共外交協會、廣州對外友協、市志願服務發展中心開展廣州新時代文明實踐之「同心抗疫 情暖廣州」宣講活動,5位中外嘉賓現場講述跨境抗疫故事,分享「同心抗疫 情暖廣州」的難忘感受。
 
  廣東省駐肯尼亞經貿代表處首席代表劉燕鎂:中外華人,戰疫連心
 
  2月初,正是國內抗疫的攻艱階段,防疫物資短缺,肯尼亞的華人華僑採購了大量的各種防疫物資,急於運回國內。2月2日有一趟從內羅畢回廣州的航班,當時飛機的貨倉都放的滿滿的,沒有空位。航空公司駐肯雅人員就通過各種協調,讓一部分經濟艙的乘客調到商務艙,最後騰出了整個經濟艙,一箱一箱的防疫物資放滿了每個座位。
 
  「在現場的華人拍了當時的視頻發到了網絡上,在全世界華人圈,包括國內媒體引起震動。」劉燕鎂動情說,「海外華人華僑無論走出去多久,去了多遠,他們愛國愛鄉的情感依然深厚,強烈!」
 
  3月份,國內防控工作逐漸從防止本地傳播轉向防範境外輸入的新階段,此時有輸入病例在廣州社區被排查發現,廣州市實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當外國朋友,以及肯尼亞的政府官員來了解情況,劉燕鎂都會耐心解釋:我們的防疫措施對所有國外朋友都是國民待遇,一視同仁,因為病毒沒有國界。而且只有當本國的疫情控制住,中國政府才能節省更多的防疫資源,才有條件向有需要幫助的其它國家提供防疫經驗和物資,實現共同抗疫、恢複發展。
 
  暨南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院長張振江:「十個一」服務體現廣州格局
 
  張振江從歷史一路說來:在千年商都和人流物流交通樞紐的兩個優勢之上,廣州形成了以嶺南文化為基礎的「多元包容和善於學習」特色。在抗擊新冠肺炎過程中,作為國際交通樞紐的廣州,外來輸入病例一度增加。令他印象很深的是,為進一步優化入境人員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服務,由市商務局牽頭,聯合多個部門合力開展了「暖愛廣州」活動,給接受隔離和醫學觀察的境外來粵人員提供「十個一」服務,讓集中隔離人員得以安心隔離。
 
  「十個一」服務包括一封慰問信、 一個暖心包、一套暖心書籍、一份暖心廣式套餐、一束暖心花卉、一套兒童玩具、一支心理干預隊伍、一套健身保健方案、一批志願服務、一個暖心專區。
 
  「充滿人文關懷的舉措,最典型地代表了務實、貼心、不停學習、持續改進城市管理水平的廣州人,也體現了廣州千年商都、國家重要中心城市的格局和溫度。」張振江說。
 
  也門在穗志願者Helmy:社區「三人小組」的外籍翻譯員
 
  Helmy來自也門,今年28歲,他在廣州市念本科讀研究生,在中國已經生活了11年多。抗疫期間,他成為了一名志願者。
 
  「在中國,我把它當作我第二個家。我一直希望參加這場戰『疫』,做一個對中國有貢獻的也門人,一起努力保護大家的安全,協助中國度過難關。」Helmy說。通過中國朋友的介紹,他在志願者網站上提交個人資料,被錄取成為一名外籍志願者。
 
  Helmy的志願服務足跡踏遍越秀區一德西路、海珠區江南中街道青鳳社區、天河區員村街新村社區,從為市民測量體溫開始,其後加入海珠區趙廣軍生命熱線中心,開解受疫情影響的居民。
 
  在員村街,Helmy為社區「三人小組」充當翻譯,協助他們上門為剛回廣州的外國人進行身體檢查。後來他又報名加入天河區涉外工作志願者服務隊擔任翻譯,也參加了「三人小組」,上門了解隔離人員的健康狀況,協助做好境外人員的服務。
 
  活動中,Helmy覺得最感動的就是聽到人們說「您辛苦了」的那一刻,「這句話讓我感受到助人為樂的意義。疫情無情,我們站在一起!」
 
  俄羅斯在穗志願者Varya:在隔離酒店被感召當俄語翻譯
 
  Varya是俄羅斯人,在廣州從事外貿工作。3月13日,她乘機從莫斯科抵達廣州白雲機場後,便開始了在廣州賓館的14天集中隔離。
 
  廣州賓館是廣州最早一批境外來穗返穗人員中轉服務及集中隔離點,至今共接待1091名旅客,其中外籍人士293人,最高峰1天就新接收130名賓客。
 
  隔離期間,Varya在微信朋友圈裡分享了抵達機場、入住隔離酒店的一路感受。「工作人員很耐心解釋,酒店的環境很好,提供的中餐也很好。朋友們看到我發的照片和視頻,都表示環境和服務相當好。」她說,即便各國的旅客比較多,工作人員任務重,卻還是保持耐心,真誠關懷隔離人員,為忐忑隔離期增添了慰藉。
 
  Varya形容,那時的廣州賓館就像一個「小型聯合國」。據悉,賓館接管和服務的客人來自世界各地59個國家和地區,為方便外籍人士儘快了解管理政策,他們需要通過多途徑補齊語言溝通短板。這時,Varya主動提出申請擔當俄語翻譯。每當工作人員接到不會英語的俄羅斯客人,便通過微信語音聯繫到Varya,由她來輔助翻譯,幫助工作人員與俄羅斯旅客進行更直接、更貼心的溝通。
 
  「因為他們幫助了我,所以我希望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向他們表達感激。」Varya說。
 
  青年志願者代表馮佳歡:從歐洲搜購13萬元防護物資回國
 
  疫情暴發時,馮佳欣正在歐洲旅行。1月31日,得知航班停航的消息後,她了解到國內疫情嚴峻和防護物資急缺,於是決定儘快回國,而且要帶上最急需的物資一起回去。
 
  整整11天,在一群萍水相逢的外國友人幫助下,馮佳欣搜羅購買了價值13萬元的防護物資,加上航運費用共花15萬元,裝滿了整整13個行李箱。幾經輾轉輾運回到國內,全數捐給了海珠區人民政府、海珠區濱江街道和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多方打聽購買到防疫物資後,因當時已經沒有航班直達,如何運回祖國又是一道難題。但我從未放棄過,哪怕只有百分之0.1的希望也儘力去爭取、去克服困難。」馮佳欣說。
 
  回到廣州結束居家隔離後,馮佳欣了解到海珠區正在招募疫情防控的志願者,考慮到當時單位還沒正式復工,她便第一時間報名,隨即參與了3個星期的防疫物資派發服務。
 
  後來,馮佳欣又成為了海珠區第一個參與機場轉運翻譯崗位的志願者。「在穿上防護服踏入機場服務崗位的那一刻,我絲毫沒有感到害怕,反而因為能夠真正參與到一線的戰疫而倍感驕傲。」上崗時,馮佳欣連續5天值夜班,每天晚上9點左右出發,凌晨4點才回到家,感受到了一線人員的艱辛和不易。
 
  馮佳欣說:「我們生而平凡,但能夠在奉獻社會的過程中奉獻青春力量,體驗不平凡的經歷。」
[责任编辑:赵书琪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