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記者 王曉蕾 報導:眾安金融科技研究院日前發佈《危中尋機,海外保險業疫情影響及應對分析》(以下簡稱「報告」),在剖析本次疫情之下國內外險企應對疫情的經驗基礎上,對行業在後疫情時代的發展提出了建議方向。報告指出,隨着保險科技價值的凸顯,加之疫情之下消費者對保險線上化的訴求增強,保險行業數字化轉型刻不容緩。
疫情之下健康險提振
保險業可能是和疫情連接最緊密的行業之一。從支出端來看,各國保險業承擔比例不一,線上化展業將加大成本。目前,COVID-19的全球死亡率約為6.61%(以截止至2020年5月17日的實時數據計算),對於壽險身故賠付總量的影響相對較小。但是對於病死率、感染人數比例均相對較高的國家而言,其壽險行業的身故賠付的壓力也將較大。財險方面,營業中斷險和賽事取消險將成為此次全球疫情中賠付支出額度較大的險種。此外,疫情期間險企選擇線上展業,而數字化作為保險業近年來的發展趨勢,行業數字化的投入正在上升。根據Celent出具的一份對保險公司首席信息官(CIO)的調研,67%的大型保險公司CIO表示已經在疫情暴發之後開始調整和增加公司在IT方面投入的預算力度。
從收入端來看,全球保險業的多個險種均受到此次疫情的廣泛衝擊。雖然由於特殊時期陌拜受限,長期壽險壓力較大,但對於健康險來說將有一定提振作用,以中國在疫情持續期間的一季度為參考,在2月累計人身險總保費同比增長僅為2%的情況下,健康險2月累計保費收入同比增長高達22%,增速為各個險種中最高。財險方面,受汽車銷量下降和全球多個航線停航的影響,出行相關的多個險種收入均呈下降趨勢。
此次疫情突襲加速了保險企業對數字化的投入力度。疫情期間,自助服務門戶、實時響應式交互系統、用於保單服務和理賠的移動應用程序以及世界級的呼叫中心技術成為疫情期間險企競爭的重點。虛擬檢查、自主索賠和基於人工智能的定損、虛擬爭議處理法庭等功能也受到海外業界的高度重視。
疫情倒逼保險業供需雙側數字化轉型
後疫情時代下,在不確定性中尋找確定性成為保險業的課題之一。但可以確定的是,「數字化轉型」將成為接下來一段時間保險業的修鍊內功的方向。從需求側來看,根據The Digital Insurer的調查研究顯示,疫情期間受居家隔離、復工復產難等因素影響,消費者對於數字化保險的期望顯著提升,倒逼保險公司優化線上服務以滿足消費者需求,行業整體的數字化轉型已經刻不容緩。就疫情期間來看,線上流量已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尤其是線上問診、健康管理需求的增長十分凸顯。眾安互聯網醫院、平安好醫生、微醫等多家公司,在疫情期間均推出了疫情防控專區,並將問診入口向新聞資訊、娛樂、生活、社交等平台開放,部分互聯網醫療平台的疫情防控專區甚至達到 18 億次瀏覽量,成為了保險機構重要的客戶來源。
從供給側來看,保險業數字化轉型需要不同類型的參與主體齊頭並進,方能加速穩健完成行業的升級迭代。這其中互聯網保險企業在新興技術的快速跟進、落地實踐上則具有靈活的優勢,將成為行業探索新興技術、新穎模式,激活行業創新活力的助推器,有效發揮創新試點的作用;相對而言,中小型保險機構可以更為便利且經濟地整合外部技術資源,但部分中小型保險公司由於前期技術選型等問題,需要技術領先或具備總體技術解決方案的金融科技企業發揮創新引領作用,以模塊化、標準化及SaaS服務的形式為中小保險企業提供靈活、敏捷同時高性價比的數字化轉型升級解決方案。頭部保險企業應以協同方式帶動周邊參與者進行融合創新,不斷積累科技轉化的實踐經驗,以點帶面逐步推動上下游產業鏈的全面數字化轉型。
眾安賦能數字化保險
通過底層構建+流程再造+產品化輸出三步走,眾安保險已經構建了數字化保險閉環。基於搭載在雲端的核心系統「無界山」,以及實現全業務支撐的智能客服「眾安精靈」和可視化回溯技術「千里眼」,眾安構建了基礎的運營支撐體系。在此之上,眾安又通過應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開發了支撐產品開發與定價的數據實驗室、智能風控等產品,支撐營銷的X-Man智能營銷平台和業務開放平台等,支撐投保和核保的醫療數據平台、核保機械人和智能保顧等產品,以及支撐理賠的醫療知識圖譜、商保平台、視頻理賠和醫療文本結構化等產品,從而實現了科技對保險業務全流程的賦能。
除了對自身業務的重塑,眾安從成立之初就擔當著保險科技和行業數字化轉型最佳輔助的角色。眾安為壽險公司打造的「ABC混合型前端」集成了面向代理人的保險展業平台、面向經代公司的營銷平台、官網、官方微信、保險商城,打破傳統保險公司渠道之間的邊界。在海外市場,眾安通過科技力助力全球保險生態數字化轉型。在東南亞,眾安與Grab合作成立合資公司,共同定製馬來西亞首款按日付費的互聯網商業車險,上線8小時就積累1萬名司機用戶。截止2019年末,已協助Grab生態出單超500萬張。在新加坡,眾安還與新加坡最大的綜合保險機構達成戰略合作,助其保險產品創新與數字化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