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安徽 > 特别报道

從碗挨碗到心貼心 皖歙縣“老派飯”吃出“新味道”

2020-05-29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網訊】“孩子今年就要參加高考了,在學校裏學習還好吧?”“還好,多虧了你們連續三年聯繫愛心人士幫助他。”“現在小豬仔價格可貴著哩!”“別擔心,回頭我們就和愛心企業對接一下,幫你解決兩頭小豬仔。”這是安徽黄山市歙縣溪頭鎮桃源村駐村扶貧工作隊到桃源村桃坑2017年脫貧戶柯玉珍家“吃派飯”的一個場景。
 
 
  “這一家人因病致貧,確實不容易,幫幫他們也是駐村扶貧工作隊的應盡之責。”說起到柯玉珍家“吃派飯”的經歷,桃源村駐村扶貧專幹張皓深有體會。柯玉珍老人常年身體不好,兒子早年摔傷過不能幹重活,兒媳有哮喘病,需常年吃藥,孫子正讀高三。“孩子上學是頭等大事,耽誤不得。我們已經連續三年聯繫愛心人士資助孩子生活費兩萬多元。”“在‘吃派飯’的時候瞭解到今年豬仔一個要1500元左右,我們馬上聯繫愛心企業,幫助柯玉珍家解決了兩頭小豬仔。”
 
  “啃下最后的硬骨头,决胜攻坚战 ”。“吃派飯”是指幹部下鄉工作時分派到農戶家中吃飯,這是解放前後到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我國農村幹部的一種傳統用餐方法,也是密切黨群幹群關係的好方法。現如今,歙縣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之路上,又興起了一種“吃派飯”的脫貧攻堅新模式:
 
  一張桌架起溝通橋樑,一鍋飯拉近幹群距離。飯桌上發現問題、飯桌下解決問題,已成為歙縣駐村扶貧工作隊的工作常態。
 
  拉家常摸民情,吃派飯接地氣
 
  “駐村扶貧,就得實實在在為老百姓做些事情。找問題、摸民情,‘吃派飯’是個好機會。平時交流他們一般都放不開。可是,你到他家家裏坐一坐、一起吃個飯、聊會兒天,他心裏想什麼就跟你說什麼。”說起“吃派飯”,深渡鎮昌中村黨總支第一書記、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張翔認為,這是黨的傳統優良作風在新時代的傳承。
 
 
  深渡鎮昌中村2016年脫貧戶吳鳴輝,因為缺少技術,沒有穩定的工作,僅靠一點田地和茶葉勉強維持生計。通過駐村扶貧工作隊的牽線搭橋,吳鳴輝被推薦安排到村內的船形灣生態園務工。“僅務工工資一項,我現在一年收入就有兩萬多元哩,我是徹底甩掉 ‘貧困’的帽子了,還得感謝你們啊!”
 
  前幾天,張翔到吳鳴輝家吃完“派飯”,按標準悄悄把“派飯”費放在了飯桌上,沒想到吳鳴輝眼疾手快,堅決不收。“收下吧,我們有工作紀律,不能給你們增加負擔。”在張翔的一再堅持下,吳鳴輝收下了“派飯”費。
 
  對駐村扶貧工作隊來說,到群眾家裏“吃派飯”,是一種十分“接地氣”的換位體驗和思想錘煉。“在自家屋裏、八仙桌上邊吃邊談,群眾沒有顧慮和約束,更能敞開心扉暢所欲言,吃著吃著老百姓就打開了話匣子,一頓飯後感覺大家從熟人變成親人了。”歙縣石門鄉竹嶺村黨總支第一書記、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吳戈同樣感同身受。“通過‘吃派飯’,駐村扶貧工作隊對貧困戶的家庭情況、致貧原因、個人意願掌握得更加詳細,在扶貧措施、工作方向的把握上更加細緻到位。”
 
  弘揚優良傳統,推動駐村成效
 
  记者了解到,今年5月下旬開始,歙縣在全縣駐村扶貧幹部中推行“吃派飯”制度,弘揚優良傳統作風,推動駐村扶貧工作落實。
 
 
  “只有真正走近群眾,才能設身處地站在他們的立場去思考並解決問題。”歙縣縣委組織部副部長吳堅介紹,正是基於這樣的考慮,歙縣把“吃派飯”這個革命老傳統用到了新時期的脫貧攻堅工作中,明確每名駐村扶貧幹部每月“吃派飯”次數不少於20次、每戶不少於一餐、貧困村全體農戶“派飯”要“全覆蓋”。“我們還明確提出了 ‘定派餐標準、定派飯範圍、定付費程式,家庭情況問到、全年收入算到、脫貧措施議到、突出困難找到,不准指定專戶、不准提過分要求、不准他人陪同、不准分桌吃飯、不准弄虛作假’的‘三定四到五不准’要求。”歙縣縣委組織部副部長吳堅說,“三定四到五不准”的要求,讓“吃派飯”這一傳統做法在扶貧工作中煥發了新的生機。
 
  在具體實踐中,歙縣各駐村扶貧工作隊結合實際,按照“不搞特殊、不開小灶、不給群眾添負擔”的原則,參照全縣農民收入水準、生活水準和飲食習慣,確定每人每天飯費25元,每餐飯後足額繳清飯費,並由派飯戶在《派飯回饋單》上簽字,用群眾的滿意度檢驗“吃派飯”的工作成效。
 
  據不完全統計,歙縣從今年5月下旬在176個有扶貧任務的行政村全面推行駐村扶貧幹部“吃派飯”制度,短短十來天,全縣548名選派駐村扶貧幹部共回饋派飯單1633份,看得見、摸得著、實實在在地幫助群眾解決生產生活困難305件。
 
  “一開始‘吃派飯’是村幹部領著駐村扶貧幹部到村民家吃,後來是駐村扶貧幹部自己去吃,現在是老百姓主動招呼:‘走,到我家吃飯去!’”歙縣縣委組織部副部長吳堅介紹。
 
  【記者手記】老“派飯”的新“味道”“新”在哪兒?“吃派飯”恰恰是是將“繡花”功夫用在“桌邊灶頭”,通過與群眾一起做菜吃飯、一起刷鍋洗碗、一起飯後聊天,有效解決了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的問題。老“派飯”的新“味道”,“新”就“新”在這是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的“新傳承”,是黨的群眾路線的“新實踐”。(淩利兵 方凱 吳敏)
[责任编辑:赵书琪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