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安徽 > 特别报道

小康路上的“宏村答卷”

2020-06-29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網訊】闻名中外的“中國畫裏鄉村”宏村鎮,位於黃山之南黟縣東北部,是世界文化遺產、國家5A級景區、第一批中國特色小鎮。近年來,曾經面朝黃土背朝天生活的農民們,搭上黟县全域旅遊高速發展快車,在家門口拿起工資,找到脫貧致富的新良方。
 
宏村鎮一瞥 張新鋒攝
 
  紛至遝來的海內外遊客、老人的幸福笑臉、村民的忙碌身影、孩子的朗朗誦讀,無不講述著這個山區鄉鎮的巨變。據悉,宏村鎮貧困發生率由2014年的6.45%降至2019年底的0.086%,貧困村泗溪村於2017年實現脫貧摘帽。宏村旅遊扶貧模式入選國家旅遊扶貧典型案例,打造出小康路上的“宏村樣板”。
 
  追夢不停歇,奮進小康路。宏村鎮黨委書記周翔華表示,將繼續發力,抓實生態扶貧、產業扶貧、旅遊扶貧、社會扶貧等工程,讓廣大農民群眾尤其是貧困群眾“有獲得感”,堅決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
 
打造泗溪村扶貧攝影溝,帶動脫貧致富

  多種模式,增收致富持續提升
 
  “自從做了村裏的保潔員,在照顧家人的同時,每個月還能拿到500元工資。”宏村鎮龍江村貧困戶鮑佳勤走上公益崗位後,一年下來有6000元收入;
 
  湯蜀村貧困戶王四黟2015年如期脱贫,2018年不幸患病,家庭再度陷入困境。他自强自立,養鴨增收。沒成想今年因疫情影響加上術後要定期複檢,270只鴨子销路成了問題。村兩委和駐村扶貧工作隊通過多方努力,以市場價格收購了這些鴨子。另外,根據扶貧政策,王四黟还拿到3240元的產業到戶项目補貼。
 
  6月29日,当記者來到泗溪村“四帶一自”扶貧香榧種植基地,香榧林裏的村民正揮鋤劳作。該基地按“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產業扶貧模式,先後投資80萬,流轉閒置土地20餘畝,共種植香榧50畝,帶動10餘戶貧困戶發展……
 
攝影扶貧之“泗溪樣本”
 
  這些正是宏村鎮多舉措助力貧困戶增收脫貧的縮影。
 
  据介绍,前述的公益崗位,是宏村鎮為文化低、技能少、就業難的貧困戶專門設立。目前,該鎮設置了保潔員、防火協管員、新冠肺炎防控宣傳員、河面打撈員等公益崗約55個,為貧困戶量身定制,做到人適其崗。
 
  “我們鎮科技特派員提供種植技術指導,基地按照10年固定給村集體20萬元進行分配,合作社確保泗溪村農戶香榧按照不低於市場價格收購。”宏村鎮主官介紹說,這一利益聯結機制,使得泗溪村30餘戶村民通過土地流轉、務工、分紅等增收致富。
 
  記者瞭解到,宏村鎮通過產業指導、幫帶培育、消費帶動等多種模式,加快貧困群眾脫貧致富步伐和群眾持續增收。同时,通過“萬名黨員幫萬戶”、“百企幫百村”等活動,推動園區、企業、合作社、大戶等經營主體帶動貧困戶參與發展,通過訂單收購、吸納務工等帶動150餘戶貧困戶增收;組織開展秀裏農產品展銷會、泗溪年貨節消費扶貧活動,在貧困戶家門口辦起“微型展會”。
 
在宏村鎮的幫扶下,2017年脫貧的盧學偉辦起了學偉筍乾專業合作社

  “三個轉變”,脫貧攻堅加速提質
 
  當前脫貧攻堅進入最關鍵時期,宏村鎮認真謀劃,力求“三個轉變”,助推脫貧攻堅加速提質,奮力答好“收官之卷”。
 
  重壓力變成“責任令”。自疫情發生以來,該鎮把疫情防控重壓力變成“責任令”,認真落實“抗疫情、補短板、促攻堅”專項行動。駐村工作隊與幫扶責任人調整了貧困戶2020年的“一戶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共制定了86條措施,對不穩定戶和邊緣易致貧戶進行動態監測。
 
  扶貧隊變身“服務隊”。今年以来,該鎮13個村駐村工作隊心系群眾,共幫助196戶貧困戶申報實施了254個项目,補貼資金325700元;幫助40戶貧困戶購買了生豬養殖保險,347戶貧困戶購買了茶葉保險;有針對性地開發和设立公益崗位。
 
飲譽海內外的宏村塔川秋色
 
  貧困戶變為“专业户”。該鎮進一步加大扶貧與扶志扶智結合力度,把貧困戶變為致富专业户。如“自強養殖創業”的黃春保戶,“創社合作經營”的盧柳生戶、勤勞創出新天地的儲來保戶和自力更生提升“造血能力”的徐中良戶等,進一步激发了貧困戶勤勞致富的内生動力。
 
  “因村因戶發展到戶產業,因地制宜發展農村集體產業,因時就勢發展特色旅遊扶貧。”宏村鎮黨委、政府始終堅持把穩定增收作為致富奔康的根本之策,創新發展模式、落實到戶措施。堅持“一村一品、突出優勢”,打造了泗溪村香榧產業基地、冷水魚養殖,資金入股宏村小康香榧合作社、有農公司等參與分紅,實現了泗溪村集體經濟收入穩步增長。
 
  圍繞宏村景區、屏山景區、塔川景區等旅遊資源,實施旅遊分紅、旅遊商品銷售扶貧、民宿和貧困戶幫扶聯結等旅遊扶貧模式,打造泗溪村扶貧攝影溝,帶動貧困村、貧困戶發展。
 
  念好“產業經” 奏響“富民曲”。宏村鎮鎮長王歆介紹,經過持續精准幫扶,截至2019年底,已順利實現454戶969人穩定脫貧。宏村村獲“第一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稱號,雉山、塔川獲得“安徽省優秀旅遊鄉村”稱號。
 
  夏日的宏村,山川披綠,田園如詩,風光旖旎。在遊客眼裏,這是一幅生態畫卷;在當地群眾眼裏,這片綠水青山是美麗家園,也是脫貧致富的金山銀山。穿行其間,天藍、山綠、水清,百姓富、生態美的多彩新畫卷生動鋪展……(李彥 王赟 吳敏)
 
[责任编辑:薛正轩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