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流足潤厚土:打通水系「微循環」,農安不再喊「渴」
——專訪農安縣委書記張知眾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 冀文嫻 報導:地處「八百里瀚海」邊緣的農安縣,水資源緊缺是個老大難問題,成為制約其發展的「緊箍咒」。「農安是全國產糧大縣,年產糧食80億斤,我們縣一年的糧食可供全國14億人吃半個月。但長期以來,我們沒有很好地解決水資源不足的問題,還是靠天吃飯。」農安縣委書記張知眾一方面自豪於「農安為國家糧食安全」所作的貢獻,另一方面又為農安農業發展潛藏的風險深感擔憂,「於是我們下定決心要打好『水利工程建設攻堅戰』。」張知眾打開手機,一張拍攝於去年10月的太平河綜合治理工程現場轟轟烈烈大興水利的畫面,映入記者的眼帘。
農安縣委書記張知眾細數缺水癥結,向本報記者介紹水系改造「三年計劃」
潤物無聲,補齊「三農」發展短板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農安120萬人口中,90萬是農業人口,對農安來說,「穩三農則天下安」。「農安『十年九旱』,鹽鹼地多,泡子地多,耕地面積雖然不小,但相比縣域總面積又算不上多。」在談及謀划水利工程的初衷時,張知眾首先對制約當地農業發展的瓶頸作出了形象而精準的概括。
農安縣水資源承載能力不足,季節分佈不均,水利工程欠缺,全縣農業增產增收全靠「風調雨順」。當前,伴隨經濟社會發展、城鎮化率提高、工業產業化水平的提升,水資源供需矛盾日益凸顯。「我們必須要以水利工程建設為突破口,補齊發展短板,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在張知眾看來,水利工程不僅事關農安的農業發展,也關係到國家的糧食安全,關係到農安120萬人的吃水問題,關係到全縣生態環境的治理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這件事不能等靠要,只有開動腦筋,因地制宜,千方百計想辦法解決,積極作為。」從去年10月開始,農安縣以改造域內太平河為主要工程,將以往廢棄的溝渠、河道重新利用,依託「河湖連通工程」,謀劃打造太平河、小葦子溝、大葦子溝和松城灌區六幹渠等水系建設,同步完善西部水利灌溉設施。今年4月,春播前夕,太平河治理工程全部驗收完畢,沿岸26萬畝耕地得到充足的水源保障,惠及5個鄉鎮、25個村和10萬人。經過治理,太平河河道兩側土地流轉價格由6000元提升至12000元,成效顯著。
為進一步暢通水系的「毛細血管」,增強微循環,農安縣計劃今年下半年完成5到6條河流的治理,在未來三年完成全縣水系名錄中有名稱的全部20餘條河流的改造,預計總體水系改造完成後,可以解決全縣80萬畝耕地缺水問題,保證全縣絕大部分地區的水源供應,一改農安缺水歷史。
乘風破浪,推動「三產」高度融合
「水的問題如果得到解決,我們的糧食產量和農民增收就有了根本保證,同時,農民的種植結構、糧食產業化程度也將發生大幅改變。」在張知眾眼裡,「水利工程攻堅戰」不是目的,而是為實現農業產業化、現代化的一種手段,是給老百姓提供了勾畫農業致富藍圖「敢于飛翔的翅膀」。「當我看到太平河治理完成,奔流的河水真正解決兩岸百姓的生產生活問題時,比獲得20億的項目投資都高興,這種感受不是任何物質滿足可以比擬的。」張知眾說,解放思想的根本目標是讓百姓受益。
作為全國第一的產糧大縣,農安耕地面積為608萬畝,有了水有了糧食,「下一目標就要全力做好農產品深加工,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企業,讓百姓真正實現『農業致富』。」張知眾調查發現,儘管農業豐收,但農業產業化程度非常低,由於利潤低,沒人願意做。對此,張知眾有深入的思考,為了將農業、工業、服務業很好地融合,變農業優勢為工業優勢,「我們提出要打好『三產融合』攻堅戰。」為此,農安縣專門規划了六個農業產業園區,依託園區招商引資,「園區所有的基礎設施我們建,廠房和環保設施也是我們建,企業來了就是上設備和聘技術人員和生產工人即可。」目前,農安已建成一個標準化的農業產業園區,「中國南方發達區域早已進入微利時代,我們的農產品優勢一定能吸引國內大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到來。」為了扶持農業產業化發展,吸引更多企業投資農業,張知眾透露,正在想辦法通過包裝債券的形式,申請國家資金建設農業產業園區。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在張知眾眼裡,思路決定出路,有問題不可怕,只要思路開,「活水」自然來。如今,思想解放的清泉正潤澤着農安這片「焦渴」的土地,千年黃龍府,正期待着新一輪的跨越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