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今年3月,正當新冠疫情肆虐,美股幾次熔斷的動盪局勢下,香港聯交所迎來了有史以來第一家以「雲路演」,「雲敲鑼」成功上市的生物醫藥企業,諾誠健華成為2020年第一家通過港交所聆訊的生物醫藥公司,開創了港交所企業上市創新模式的先河,也標誌着成立僅五年的諾誠健華進入快速發展的新紀元。
5年,1827天,一切都要源於科學家和管理者的碰撞。一位是世界頂尖的結構生物學家施一公教授,一位是國際公認的新藥開發專家並擁有豐富經驗的管理者崔霽松博士。而這一碰撞的初心則是要為中國生物醫藥的發展做點兒貢獻。
彼時,中國醫藥工業蓬勃發展,但主要集中在原料藥、仿製藥生產,甚少有創新藥,尤其是腫瘤和自身免疫類疾病,中國發病率高,生存率比歐美要低,因此找到更適用於中國人的創新藥至關重要。
諾誠健華的成立就是致力於用前沿技術驅動新藥研發,為中國以及全球患者提供創新藥物。5年後,11款候選藥物、120項專利申請、近400人的團隊、12,000平方米的研發中心、80,000多平方米的在建生產基地……這樣的一份成績單,背後是諾誠健華研發創新、臨床開發、管理以及商業化等團隊這五年全力以赴地付出,也讓諾誠健華在成立四年半並能在2020錯綜複雜的大環境下成功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站在新的起點,諾誠健華初心未改,期待着用更多更好的創新藥滿足中國乃至全球患者尚未滿足的臨床需求。
「諾誠健華用相對較短的時間越過了傳統藥企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完成的階段,而這正是中國創新藥企正在經歷的時代縮影。我們很自豪見證並參與到這一進程中,我們的初心始終沒有改變,我們要跨過更多五年,為中國以及全球患者研發出創新藥,」諾誠健華聯合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崔霽松博士說。
跨過一個又一個高峰
懷揣着遠大的夢想啟航,諾誠健華走出了堅實的步伐。從最初的十幾人團隊發展為中國生物醫藥版圖上不可忽視的一支重要力量。從2015年北京和南京實驗室開工到2017年創新藥物平台正式亮相併榮獲高新技術企業證書,從2018年諾誠健華廣州生產基地破土動工到2019年啟動美國新澤西辦公室,諾誠健華發展的腳步從未停歇。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也沒有阻擋諾誠健華奮進的步伐,通過「雲路演」的方式,諾誠健華成為首家在港股市場採用「雲敲鑼」上市的公司。
業務上的突飛猛進,帶來的則是強勁的候選藥物管線,從2017年BTK抑制劑奧布替尼針對復發/難治性套細胞淋巴瘤(MCL)和復發/難治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LL)/小細胞淋巴瘤(SLL)啟動國內臨床試驗,到承擔「重大新藥創製」科技重大專項2018年度課題,再到2020年初獲得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的受理和優先審評, 從2018年泛FGFR抑制劑ICP-192獲得國內臨床批件到2020年ICP-192完成首例膽管癌和尿道上皮癌患者入組,以及泛原肌球蛋白相關激酶(TRK)小分子抑制劑ICP-723獲批開展臨床試驗,此外還有多款候選藥物處於IND準備階段,諾誠健華已經形成均衡完善的藥物研發管線。
與此同時,從2019年奧布替尼在美國獲批開展臨床試驗到2020年ICP-192在美國啟動首家臨床研究中心,諾誠健華國際化的佈局也在穩步推進。
「在我們發展的道路上,管理團隊、研發創新、臨床開發以及商業化能力不斷提升。我們在業務上更是精益求精,在藥物化學、靶點發現、生物學研究、藥理學、毒理學、臨床試驗等眾多領域發揮專長,打造更具競爭力的產品管線,在未來發展的道路上我們將依舊堅持這一點,」崔霽松博士說。
創新為未來發展提供動力
「人才是研發創新實力的基石。走進諾誠健華的實驗室,你就能感受到科學家們的活力和激情,他們為能開發出自己的第一粒新藥鍥而不捨地努力着。最為重要的是,他們要改變國人的觀念,要讓他們認識到本土創新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還要優於進口藥,」崔霽松博士說。
諾誠健華所有的產品均為自主研發,目前北京和南京的研發中心擁有近100名科研人員。不管是海歸,還是本土名校的博士,他們都擁有強大的創新藥研發能力。作為科學顧問委員會主席,施一公教授又為新藥發現提供協助和指導,助力前沿科研成果的臨床轉化。
從研發創新、臨床開發、未來強大的生產基地以及商業化建設,諾誠健華集結了一體化的生物醫藥創新平台能力,也構成了公司的核心競爭力,為未來繼續快速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陸春華 宋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