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湖南 > 善行中国

長沙9000餘名農民大學生成鄉村振興主力軍

2020-09-21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網訊】「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近年來,長沙市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理念,堅持把鄉村人才振興放在鄉村振興的重要位置。
 
  據悉,自教育部2004年依託全國電大系統啟動「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試點工作,湖南省2014年啟動「農民大學生培養計劃」以來,截至今年7月長沙廣播電視大學累計為全市培養農民大學生9298名。其中一大批學員成了支村兩委骨幹、發展集體經濟的牽頭人和農村致富帶頭人,將青春的身影留在強化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實施精準扶貧和建設美麗鄉村實踐中。

  校園「充電」,讓人生更豐富
 
  「沒知識沒文憑想要有所作為太難了。」青春年少時,長沙縣福臨鎮農民吳炯當過小廚師、上過流水線、開過拖拉機,後來還當了摩的司機。但騎着摩的穿梭在這座迅速發展的城市裏,吳炯坦言心有不甘。
 
  30歲那年,吳炯決定辭工回鄉從福臨鎮義務治安巡防員做起。後來,在工作崗位上聽說長沙市啟動了「農民大學生培養計劃」,吳炯心裏更加明亮了。
 
  「我是技工學校畢業,底子薄,但是長沙電大的老師很有耐心,從理論知識到現場實踐真是學不夠。」每個周末,吳炯都風雨無阻去上課。2016年,吳炯從長沙電大農村行政管理專業畢業,並成為了一名共產黨員,也就是在這一年,他考取了福臨鎮司法所人民調解員。
 
  「以前漂泊打工總找不到人生定位,在電大的校園裏我才知道自己想要怎樣的未來。」校園「充電」給了吳炯新的可能,一心進步的他隨即又報名了電大本科班。去年,本科畢業的他和電大的同學一起成立了長沙縣樹湘公益服務中心,帶領200多名志願者一起傳承樹湘精神、傳播紅色信仰、助力基層治理。
 
  「農民大學生的培養絕不能簡單地發一張文憑,而是要儘可能地將我們的教育教學活動延伸到農村的田間地頭。」長沙廣播電視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陶旅楓介紹,農民大學生培養計劃採取「學歷+技術+能力」的培養模式,致力實現「專業知識紮根、實用技術上手、三大能力提升」人才培養目標,很多學員在這裏實現了個人成長。

  專業學習,讓鄉村振興「活起來」
 
  2017年4月,寧鄉市原黃材鎮栗山村和蒿溪村合併為現在的炭河裏村,回鄉工作7年的85後農民李震當選為炭河裏村黨總支書記,也成為黃材鎮最年輕的支部書記。年輕人有幹勁,李震一心帶領支村兩委和群眾干出一片天地。
 
  但隨着鄉村振興戰略和脫貧攻堅戰不斷深入,李震頻頻感到「書到用時方恨少」。「對政策理解不夠,村級發展思路很局限。」2019年,李震果斷報名「農民大學生培養計劃」,成為長沙電大秋季本科班農村行政管理專業的一名學生。授課加自學,理論提升加觀摩實踐,李震的視野和思路慢慢打開。
 
  去年下半年,李震爭取政策,把村上原來的紅磚廠廢棄土地開發成耕地。邀請市農業局專家研究土壤情況,發動黨員在耕地上種植了吳茱萸、枳殼等中藥材,目前中藥材長勢良好,預計明年就會有產出。此外,在李震的帶動下,關停多年的採石場魚塘也變成了垂釣基地。
 
  「變廢為寶,既解決了村上歷史遺留問題,還能發展優質產業為農民增收。」如今,通過產業發展、盤活資產,炭河裏村集體收入逐年增加,今年預計超過20萬元。
 
  農村幹部隊伍文化水平偏低是制約農村兩委班子工作水平進一步提高的重要因素,「農民大學生培養計劃」成為破譯製約的「一把密鑰」。
 
  據統計,長沙市村(社區)支村兩委班子成員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幹部佔87%,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電大系統培養的農民大學生。2020年7月進行的學員抽樣調查顯示,長沙電大近五年農民大學生學員在校期間,共有305名學員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累計216名學員通過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各種身份積極參與參政議政工作,先後有130名學員自主創業,帶領村民奔赴在產業振興、鄉村振興的康莊大道上。

  回鄉創業,建設「美麗」鄉村
 
  今年春節,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望城區靖港鎮凌沖村黨總支書記鄧愷取消休假,帶領全村黨員幹部立即投入「戰疫」。全村上下團結一心,逐一摸排、嚴控聚會、每日消毒……
 
  「我剛回村的時候可沒這麼有號召力。」鄧愷笑道。原來,出生在凌沖村一個普通農戶家庭的鄧愷二十歲就離家創業,經過多年打拼擁有了屬於自己的兩家公司和5間店面。但當他決心回鄉帶領村民共同致富時,大家卻覺得鄧愷賺了那麼多錢,回村做事純屬作秀,導致很多工作不好開展。
 
  「確實,自己創業和帶動村民脫貧致富不一樣,所以只有不斷學習成長才能讓群眾信服。」加入農民大學生隊伍後,鄧愷在長沙電大開放式教學中不斷補齊鄉村治理知識短板,也從同班同學身上學到不少經驗。
 
  學了就要干。回到村里,鄧愷鼓勵村民按照「共建共治共享」理念一同參與鄉村建設,原來一年難修一公里的路,他用兩年時間推進了十多公里;爭取國家電網光伏發電項目,為24戶扶貧戶每年創收3860元,更將綠色低碳融入村民生活中;建設黨建示範點、編纂望城區有史以來第一本村志,如今的凌沖村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春華秋實,經過15年的教學實踐,一大批農民大學生成長起來,在農村基層黨建、村級管理、鄉村振興、精準脫貧中發揮着重大作用——首屆專科畢業生鄧慶華擔任長沙縣黃興鎮黃興新村支部書記以來,以基層黨建工作為抓手,推動村級管理上了新台階;作為寧鄉市煤炭壩鎮煤炭壩社區扶貧專干,首屆本科畢業生張子龍抓政策落實、抓就業培訓、抓產業扶貧,不斷提升扶貧質效;學員廖海蛟2017年當選嶽麓區蓮花鎮五豐村村委會主任,積極探索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模式,預計今年收入達50萬元;學員孔迪祥現任望城區靖港鎮復勝村黨總支書記,他帶領村民創建「大泊湖小微水體」示範點位,榮獲「省級衛生村」等榮譽稱號……
 
  在長沙,「農民大學生培養計劃」已經成為培養鄉土人才的「大熔爐」。一批又一批學員,立足農村,奉獻農業,在湘江兩岸廣闊的田野上留下一道奮鬥青春的亮麗風景線。(周芷行 李靜 易媛)
[责任编辑:赵书琪 ]
网友评论